改革 创新 开拓 增效 全力推进一流大学建设
在华东师范大学第八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十四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行政工作报告
钱旭红
(2019年1月11日)
华东师范大学第八届教代会召开以来,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协作、开拓进取,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学校事业发展布局,持续深化内涵建设、全力推进改革创新,努力写好教育奋进之笔,不断加快一流大学建设进程。
一、2018年学校事业发展情况
2018年是学校全面开启一流大学建设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努力,深入践行“育人”“文明”“发展”责任使命,持续提升一流大学建设水平,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一)明确目标使命,完善学校未来发展规划
学校以召开第十三次党代会、迎接七十周年校庆为契机,进一步明确了学校一流大学建设的目标使命、战略步骤和重点工程,完善学校未来发展规划。
1.召开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了未来五年学校推进一流大学建设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工作路径,明确学校承担着“育人”“文明”“发展”三大使命,通过重点实施教育教学创新引领、学科科研优化提升、国家战略精准对接三大工程和“教育+”“生态+”“健康+”“智能+”“国际+”五大行动计划,稳步提升学校的建设水平和贡献能力,以最终实现一流大学建设目标。
2.制定“迎双庆促发展惠民生”三年行动计划。围绕幸福之花建设、学科交叉研究、校园形象提升、社会服务拓展、经济委员会运行等五项工作,设立专项基金,明确责任主体,规划未来三年的工作重点,促进学校一流大学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和建校70周年。
3.着眼世界一流学科群建设,优化学科布局。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和发展基础,重点支持教育科学、地球科学2个优势学科群及中国语言文学、世界史、数学、统计学、软件工程等5个特色学科率先冲击一流。成立数学科学学院、音乐学院、崇明生态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阿尔伯塔大学先进科学与技术联合研究院等,大力服务“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和上海全球卓越城市、“五大中心”“四大品牌”建设目标,整合各方力量,启动崇明校区筹建等工作,凝练并建立超限制造、CTO学院等项目。
(二)完善内部治理,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学校通过强化学术委员会及各专门委员会职能,设立经济委员会,进一步梳理内部机构职能,不断完善内部治理体系,扎实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1.完成校学术组织章程体系修订,优化学术委员会及各专门委员会委员人选产生的流程,强化决策、咨询、审议等职能,推进学术委员会的机构化、日常化、规范化,完成校学术委员会及六个专门委员会的整体换届。加强基层学术组织建设,在学科点、学位点和专业点实行责任教授制(点长制)。
2.设立经济委员会,探索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经济学并建立相应的研究机构,建立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投入产出意识和相应的经济咨询评估评价能力,为学校重要经济事务、重大建设项目与改革发展方案提供谋划建议、决策咨询和评估报告,提升学校经济运行水平。
3.加强教代会、工代会建设,夯实“双代会”职能。召开第一届机关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实现学校二级教代会的全覆盖。
4.推进机构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组织开展机关、直属单位及书院对标高校调研,对学校近百余个教学科研单位及管理服务部门进行全面梳理,优化院系和机关部门结构布局。完善机构管理机制,制定内设机构编码规则、内设机构设置调整办法,修订非实体科研机构管理办法。改组成立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校友工作办公室、教育发展基金会办公室等单位,组建医学院筹建办公室、督查工作办公室、校庆筹备办公室、创新创业学院等机构,不断提升学校事业发展和管理水平。
(三)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核心,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深入实施教育教学创新引领工程,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核心,以通识教育改革为抓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1.招生工作取得新进展。本科生招生方面,优化招生结构,新增教育学类专业大类招生;加强招生宣传,构建全员参与招生工作的指标考核体系,启动建立招生宣传专家库和目标中学库;继续推动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研究生招生方面,举办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提升优质生源吸引能力。全面推进博士研究生入学申请考核制,完善研究生指标分配办法;积极探索“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计划招生办法。
2.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新突破。本科人才培养方面,深化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新建示范课程60余门;全面推进落实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实施《华东师范大学关于教授承担本科生教学工作量规定及考核办法(试行)》;推进新工科建设与发展,3个项目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筹划重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着力打造经典通识课程;积极对接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新一轮校内优秀学生的培养。加强本硕贯通,推进优秀本科生提前修读研究生课程试点。2018年,6项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0项成果获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郑祥民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杨国荣荣获2018年度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成为全国获此殊荣的8位教师之一;闫方洁荣获第四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并被授予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
研究生培养方面,研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培养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9-2021)》;继续实施博士研究生长学制培养模式改革计划,新增5个试点单位;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继续搭建实习实践平台8个,启动专业学位研究生优质专业核心系列课程建设。
3.教师教育工作取得新成绩。我校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在全国率先完成第三级师范专业认证。推动“本科师范”向“学术本科+教育硕士”转型,打造本硕一体化的教育实习机制,建设146所高质量实践教学基地。实施海外研习项目,选派全日制在读研究生约50人赴海外研修学习。承办中国首届教师教育学院院长高峰论坛、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师范教育分会2018年学术年会、第三届华人数学教育大会等。
4.继续做好教学资源建设工作。坚持实施精品课程战略,7门课程入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课程获得“上海高校优质在线课程”荣誉称号;7门课程入选上海市级精品课程;2门课程获批为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课程;建成41门通识教育精品课程。重点加强一级学科学位基础课和研究生高水平通识课程体系建设。
5.继续促进跨国跨校学习交流。强化学生多元文化体验。2018年,全校共开设本科生境外交流项目198个,派出935名本科生赴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以色列等25个国家和地区交流学习,其中派往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全球前50名高校的达298人。研究生方面,共选派889名研究生赴全球53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学术交流、联合培养或访问学习。
6.全面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整合资源筹建创新创业学院,加强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建设,推动“优秀本科生早进实验室计划”。全年立项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培育项目600余项,在第四届“互联网+”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国赛1金、1银、1铜,创历史最好成绩。在2018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获2金、1银、3铜,捧得“优胜杯”,成为上海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获批上海市科创基金资助项目12个;2个实验教学中心获得“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荣誉称号;1个项目入选上海市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7.留学生教育稳步发展。2018年我校留学生总规模达6295人,长期生覆盖7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与美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CIEE)合作成立“环球学院(GlobalInstitute)”;与泰中国际教育联盟IGET合作举办首届国际学生预科项目;与挪威诺德大学、俄罗斯国际关系学院三方合作的国际商务治理硕士(英文)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积极助力普陀区政府建设“国际教育科技园区”。
8.认真做好学生工作。深化学风建设内涵,开展主题校园活动;加强实践育人,推进社会实践学分化、课程化;组织全校学生积极投入志愿服务,圆满完成首届进口博览会志愿服务工作,1人获“上海市进博先锋行动”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做好资助育人,拓展勤工助学岗位;推进学生信息整合,完成学生信息管理平台2.0版,实现了学籍数据、注册信息、学生缴费数据、资助贷款数据、学生住宿数据的实时更新和一站式查询。就业工作稳中有进,开展全方位针对性的就业指导,精准推送就业信息,不断提升就业服务水平。
(四)提升学科科研建设效益,积极推进一流学科建设
深入实施学科科研优化提升、国家战略精准对接工程,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进学科实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加强各学科建设项目预算编制,强化学科建设项目经费执行过程管理,提升学科建设效益,积极推进一流学科建设。
1.进一步拓展学科科研增长点。通过重点领域支持,组织完成岛屿大气与生态Ⅳ类高峰学科建设阶段性总结验收,完成教育学、地理学、岛屿大气与生态三个高峰学科的专项检查。紧密对接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建设重大计划,组织世界史、统计学分别申报上海市I类高峰学科、II类高峰学科并顺利入选,学校上海市高峰学科数量达到6个。在此基础上,学校统计与数据科学前沿理论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筹)正式获批筹建,河口海岸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通过形式审查,长江口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监测研究站正积极申报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2.着力提升承接重大科研创新任务能力。2018年我校理工科课题经费到账4.7亿元。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牵头项目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数量大幅增长,立项187项,再创新高。其中重点项目6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面上项目101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9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1项。国防项目实现重大突破,持续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全年文科到校经费约1.6亿元,较2017年度增加10%左右。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立项11项,创历史新高,全国排名第三;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1项,全国教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重大专项2项,重大项目滚动资助2项。国家社科一般项目立项总数59项,全国高校排名第四、师范类大学第一。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年度和后期资助项目64项,位列全国第6,教育学专项立项数全国第1。
3.科研成果及学术影响力持续增强。2018年,学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申请国内专利456项,获批上海市专利示范单位建设。第十四届上海市哲社优秀成果奖获奖总数和一等奖获奖总数双双增长,分别为95项和23项,均位居上海第二,其中,学术贡献奖实现了近十年五届零的突破。国家重大决策咨询取得新成果,新增上海市决策咨询基地和上海市高校立德树人基地各1家,全年向有关部门报送决策咨询报告180余篇。话语体系建设初见成效,成立教育学话语研究中心,创刊一本教育评论英文期刊;推进“改革开放40周年、建国70周年、建党100周年”系列研究,出版一批学术精品;24人入选首批68位“上海社科大师”,2人获得第九届“上海社科新人”。
(五)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建设与一流大学相匹配的师资队伍
按照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要求,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改善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创造活力,为培养造就具有全球影响力、国际高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夯实基础。
1.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职称评聘程序,修订职称晋升标准,探索多元评价机制,增强队伍建设活力。设立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岗位,开展文科资深教授评选。改进管理服务队伍聘用模式,注重管理服务队伍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颁布《专职科研人员聘用与管理暂行办法》,扩大专职科研队伍规模,注重博士后队伍规模和质量建设,科研团队的创新能力和活力持续提升。完善教师聘任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强人力资源工作信息化建设。
2.加强高端人才队伍建设。2018年,我校1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国家教学名师,2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新增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7人(含5名“青年长江”),引进1人;引进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新增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共新增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近30人次。同时,多人入选上海市各类人才计划。
3.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发展。共引进(培育)“双百计划”人员50余人。“紫江优秀青年学者”中,已有9人获得“青年拔尖”“国家优青”等国家高水平青年人才项目支持。引进“明园晨晖学者”22人,通过海内外公开招聘引进40名高级职称人员。
(六)提高国际化办学质量,促进学校自身发展
学校坚持国际化战略,不断夯实国际合作项目基础和内容,提升国际交流工作质量和水平,促进学校自身各项事业发展。
1.继续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持续推进与法国里昂商学院共建的亚欧商学院,筹划与伦敦帝国理工合办医学院,推进CTO学院和国际科技转化中心等建设。开拓与以色列海法大学在生态、环境、生物医药、神经科学、统计五个学科的博士生联合培养项目,与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格林斯堡分校、德国哥廷根大学等世界名校的本科双学位项目。与法国第戎大学、里昂商学院、日本横滨国立大学签署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双学位项目的协议。
2.以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学校自身发展。推进与国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学分互换、学位互认等工作,全年与国外大学或研究机构新签续签各类协议,获批“高端外国专家项目”15个,教育部“海外名师项目”和“学校特色项目”4个。“华东师范大学-海法大学转化科学与技术联合研究院”正式入驻闵行紫竹国际教育园区。举办“生态文明建设国际论坛暨第二届国际丝路发展论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学校长论坛等国际高端论坛,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落实“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与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共建非洲工作站。完成华东师大-布达佩斯海外中国研究中心签约挂牌、中亚海外中国研究中心签约,继续派遣行政管理人员赴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爱尔兰名高校交流学习。
(七)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提升财务管理服务水平
1.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推进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工作,做好新旧会计制度衔接工作;完善学校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建设,做好财务制度的立改废释;完善两级预算管理制度,逐步建立以学部院系为主体的各项事业成本核算和结算体系;加强职能部门预算经费的自主与统筹。
2.做好财务管理服务工作。推进院系财务秘书“全覆盖”上岗,推行财务处联络员与财务秘书联系制度;开展“财务服务宣传月”,梳理编制《财务业务办理指南》;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供便捷直观的财务政策的宣传和解读;做好教职工个税筹划、个税新政的服务。
3.提升财务工作对学校事业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规范预算调整行为,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加强财务监管,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完成学校重大财务支出的资金测算,为学校发展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和财务保障。
(八)扎实做好基础工作,为师生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通过对内挖潜和对外开拓,不断优化基本办学条件,为师生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营造师大特色的大学文化,提升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断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
1.加强资源配置与优化工作,提升资源使用效率。修订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制定科技成果资产评估备案规程,健全国资管理规章制度。开展各类资产盘点,将各类资产的盘点纳入日常工作机制。修订《公用房管理办法》等,全面推进公用房有偿使用,提高公共资源的有效使用率。
2.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大学文化。以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为契机,对学校改革举措、发展成效、重大成果、优秀师生典型等进行深度报道,广泛传播师大精神。充分利用学校中英法文官方网站、微信、微博以及海外社交媒体账号快速、准确、全面地发布学校各类新闻和文化信息,连续三年获得教育部新闻办颁发的新媒体运用成长奖。
3.丰富文化资源,加强内涵建设。图书馆采购采集图书4万余种7万余册,新增订购数据库15个。完成丽娃文库、王元化学馆的设计、布展、开馆和开放服务工作。持续开展馆藏资源数字化建设和特色文献数据库建设,加快资源数字化建设进程。
4.争取校友支持,服务学校发展。推动校友组织建设。新成立行业校友会5个,院系校友会3个,地方校友会4个。召开第二届校友会换届大会和第五届全球校友联谊会联席会议,在美国举行华东师大首届全球校友峰会,凝聚校友力量,完善校友服务平台。进一步做好基金会工作,全年捐赠收入估算约1亿元。启动捐赠证书登记管理制度,编制和发布《基金会捐赠项目手册》。基金会获评“5A级上海市社会组织”。
5.加强对外合作交流,促进基础教育发展。2018年,学校与崇明区人民政府、宝山区人民政府、紫竹高新区、临港集团、光明集团等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深入推进与闵行、普陀、长宁、松江等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基础教育集团优势,全年签约建设基础教育领域合作办学项目16个,新开学校7所。成立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科教研联盟,加强集团成员校之间的教科研训交流与合作,基础教育辐射引领能力持续提升。
二、对2019年学校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一)对学校发展现状的判断和思考
过去的2018年可以说是中国教育发展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一年。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所发表的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新时期我国未来教育发展的目标和理念,为学校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指明了方向。
对华东师大来说,2018年不仅仅是“双一流”建设的启动年,更是深入思考学校责任使命,明确办学方向和目标,制定未来改革发展路径的奠基之年。年初召开的第十三次党代会,为学校未来五年,乃至几十年的一流大学建设征程制订了路线图。作为一所地处上海,以教师教育和教育研究为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华东师大需要认真分析,看清形势,走出一条具有学校特色的发展之路。
从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来看,一是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二是要形成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话语体系。这是新时代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的重要使命。可以说,一所大学能不能建设成为一流大学,这两点是重要的评判标准。
从上海市发展对学校的希望来看,当前上海正积极建设全球卓越城市,着力打造“五个中心”“四大品牌”。汇聚优秀人才、推动科研创新、加强城市治理、提升民生保障,这都是上海城市发展对包括华东师大在内的高校提出的希望。
从华东师大的发展历史和自身定位来看,华东师大自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服务国家和地方的重要使命。在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学校进一步明确了自身所承担的“育人”“文明”“发展”三大使命,这不仅仅是师大建校的初心,也是师大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断凝练丰富的使命内涵,更是在新时代师大使命的全新表达。
(二)对2019年学校相关工作的建议
2019年,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各级文件和讲话精神,以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确立的发展路线为指导,围绕学校三大核心使命,深入实施教育教学创新引领、学科科研优化提升、国家战略精准对接三大工程和“教育+”“生态+”“健康+”“智能+”“国际+”五大行动计划,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1.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提升学校治理水平。以学校章程为引领,落实办学自主权,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依法办学自主管理的制度体系;加快推进学术委员会建设,通过制度改革,理顺党的领导和学术权力、行政权力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发挥学术组织的作用,推进并完善学术委员会机构化、日常化、规范化;进一步落实责任教授制度,充分发挥责任教授事前谋划、事中跟踪、事后评估的职能,将学术竞争力的个人负责和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的集体负责相结合;继续推进学部制,落实教学科研二级单位的主体地位,推进管理重心下移;整合管理职能,优化管理机构设置,切实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健全多元主体参与的民主管理机制,更好地发挥教代会、发展咨询会、理事会的作用,吸纳校内外人士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2.加强教育教学创新引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深度推进“大类招生、分层培养、多途径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建设通识核心课程,优化学科基础和大类平台课程;加强新工科专业建设;统筹“一流专业教育+一流教师教育”卓越教师培养;培育教育教学标志性成果。全面落实博士生培养综合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深化博士生名额分配、资助体系和弹性学制改革,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高质量的博士生培养新体系;建立学位授权点定期评估、预警和动态调整机制,深化专业学位综合改革,进一步健全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督和保障体系。加强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衔接和相互开放,开辟本科生修读研究生课程的通道。加快推进创新创业学院建设,改革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加强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建设,推进创新创业相关国家基地和示范学校创建工作,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3.对接国家地方战略需求,促进学科科研优化提升。深化落实一流大学建设方案,推进重点支持学科加快发展;推进“幸福之花”行动计划,以“幸福之花”先导基金项目为抓手,对接国家和上海市战略需求,对接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抢占国际学术前沿,有效整合校内外资源,着力提高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能力,形成高水平创新成果,培育高质量创新人才,努力在前沿科学中心和集成攻关大平台方面取得突破;通过共享交叉基金项目,鼓励校内不同学术团队整合、凝练、提升现有成果,促进各学科专业和单位的优势互补融合,产出一批高质量的原创性或集成性重大研究成果;聚集军民融合创新资源,服务国家军民融合战略;加大科研的社会拓展力度,汇聚校外人才和成果;加大国家级重大科研奖项的培育力度,力争实现国家科技三大奖的突破;从跨学科跨学部院系的角度做好各类科研平台建设,认真做好重点实验室的迎评工作,确保评估顺利通过。
4.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探索科学的评价机制,贯彻国家人才评价制度破“五唯”的指导意见,探索多元评价制度;做好青年教师培养,深化博士后制度改革,加强博士后分类管理和薪酬制度改革,加大考核及绩效分配力度,大幅提高优秀博士后薪酬水平,围绕一流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充分发挥博士后队伍的“青年创新型人才蓄水池”作用,探索符合青年人才成长规律及博士后研究人员特点的管理制度;通过多种渠道拓宽人才引进的通道,实施学校、学部院系、个人三级人才工作机制,进一步发挥教授在海内外人才引进中的积极性;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制度,完善人才引进、培育、考核及退出机制;继续探索职员职称改革,助力管理服务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打造一流的行政管理服务队伍。
5.建立现代大学财务资源管理制度,提升学校经济运行水平。充分发挥经济委员会的作用,建设以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为核心的新型预算拨款体系,发挥预算资金的政策调节作用;完善两级预算管理制度,逐步建立以学部院系为主体的各项事业成本核算和结算体系;建设以管理监督为核心的国有资产目标管理体系,提高资产运营质量;建设以市场化运作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强调产业对学科的推动作用;通过建立校外拓展整合和校内挖潜增效两个经济运行循环,建立并增强自我造血功能,确保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资金和资源需求。
三、维护师生权益、服务师生发展的主要举措
广大师生是学校的主体,更是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可靠保障,切实维护师生权益,服务师生发展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年来,学校坚持“与师生共同发展”的理念,努力回应师生现实述求,在提升广大师生获得感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关心维护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主要成效
学校从实际出发,创造条件,积极争取和帮助解决福利待遇、居住条件、校园环境、子女入学等广大教职工关心的最切身、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1.切实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完成全校在职教职工的基本工资标准调整;逐步建立岗位津贴+绩效奖励+卓越激励的薪酬发放体系,提高退休教职工养老金,提高教职工人均体检标准。
2.做好教职工住房保障工作。积极拓展两校区校外公租房源,满足新进教职工和博士后人员入住需求;改善校内周转房住宿条件,做好公寓装修和设施更新,为广大青年教师提供温馨的居所。
3.积极挖掘协调多方资源,尽最大的努力为教职工子女入学开辟新的渠道。进一步加强教职工子女入学工作制度建设,积极协调各方资源,满足了解教职工需求。
4.完善后勤保障工作,营造优美校园环境。制定完善膳食卫生规章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加强日常监查,确保师生饮食安全。完成中北校区丽娃食堂、河西食堂和河东食堂“明厨亮灶”工程。正式启用丽娃食堂,开设清真风味餐厅和西餐厅,满足师生多元化餐饮需求。继续细化物业管理工作。以“6T”标准化管理为导向,对两校区部分学生公寓进行改造,努力打造安全、文明、优美的美丽宿舍环境。升级学生公寓系统、微信微公寓平台,方便学生宿舍业务线上办理。对闵行教师招待所进行了修缮改造,提供更好的入住体验,建设招待所预约管理系统,为教职工提供方便。加强交通服务和管理,改善交通运营条件。安装机动车充电桩20套,非机动车充电桩12套。配备优质服务示范班车,提升师生乘坐班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开通闵行校区往返地铁8号线沈杜公路站班车。
5.做好校园安全稳定工作。通过完善规章制度,推进专项行动和综合治理,加强安全教育和宣传,确保校园安全。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完成全校实验室监控设备安装,对学校重点部位或隐患区域不定期地进行排摸和检查,督促做好安全隐患整改工作。推进实施外卖单位申请准入制,加强对外卖车辆入校安全隐患整治,切实维护两校区公共安全。
6.改善校园和周边环境。推进中北校区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提升校园周边环境和形象。推进教室建设改造升级,完成中北文附楼、闵行第一教学楼、第四教学楼教室改造工程,提升教学场所信息化、现代化,满足现代教室多种需求,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完成闵行河口海岸大楼、理科重点实验室建设,完成中北校区丽娃食堂、文附楼改造,闵行校区学生发展空间、闵行校区图书馆节能改造项目,完成闵行物理信息楼等的屋面外墙大修,完成冯契学术成就陈列室、崇东能源楼等重点修缮任务。
7.加强智慧校园建设。优化校园网络接入体验,提升了无线接入的容量和稳定性,校园无线接入点数达到4500个。发布虚拟视频会议系统,方便全校师生随时随地进行视频会议。推出校园卡自助服务,面向用户提供7x24小时不间断服务。推进虚拟校园卡应用,微信校园卡发卡数量累计达4万余张。完善优化信息系统基础服务平台,完成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升级,推进师生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继续推进“微信企业号”“微信小程序”等移动化平台的建设和运维,集成各种校园场景功能应用,为师生提供更加便捷的校园服务。
8.加强人文关怀,引领健康生活。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通过开发“抢票”系统,为教职工提供高雅艺术观赏机会。继续组织教职工暑期疗休养活动。关心女性教职工的身心健康,关心青年教职工和下一代的成长,搭建青年教师交流平台,开展各类文娱活动、学习交流、健身培训、健康体检和资助活动。丰富老同志文化生活,组织各类学习会、报告会、微论坛、情况通报会等活动,做好老同志节日慰问费、健康休养费等发放工作。
9.继续做好节日慰问和帮困服务工作,努力解决教职工困难,为教职工谋福利,做好大病补助基金,门急诊、住院保险理赔、年终帮困“送温暖”等工作。
(二)继续做好民生保障工作的相关思路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学校将结合“迎双庆促发展惠民生”三年行动计划方案,通过学校整体建设发展,努力提高教职工的整体待遇和满意度,解师生之难,帮师生之困,提高办事效率、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包括:
1.改革完善薪酬发放机制。完成新增绩效和原有绩效的并轨,建立由岗位津贴、绩效奖励、卓越激励三部分结构组成的学校薪酬发放机制,将教职工民生改善与学校竞争力提升紧密挂钩,提高我校薪酬在人才引进培养中的吸引力和稳定力,发挥薪酬在提高学校竞争力和提高绩效中的核心杠杆作用,实现教职工收入3年内不同幅度地逐年递增,每年动态调整。
2.继续做好住房保障工作。拓展校内外周转房源,建立高品质服务管理体系。积极探索周转房、公租房资源使用统筹规划,充分发挥周转房的地域优势,为学校事业发展服务;积极搭建申请市属、区属公租房的平台,拓宽青年教师租房渠道。
3.继续做好教职工子女教育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子女入学工作制度建设,解决子女入学工作中的新问题、新矛盾;关注教职工子女入学趋势变化,制订基础教育服务发展目标与规划,搭建教职工子女入学工作网络平台,与属地教育局、附属学校等部门联合做好教职工子女入学预案,继续推进与一流大学人才队伍建设相匹配的子女教育服务体系建设。
4.继续新建和改造校园基础设施。推进《三年行动计划》校园形象基金首批项目落地建设。稳步推进闵行校区物理楼裙楼、绿色化学与材料大楼、SPF动物房、文化中心和中北校区教育发展大楼、地下车库等建设。完成中北校区大学生创新创业空间、教材科、工会大楼修缮,理科大楼地下停车库改造方案等工程。推进小教楼与电化教学楼、中北校区水工模型房、巴甫洛夫楼修缮工程建设进程。启动校园形象提升项目,推进闵行校区部分教学楼宇屋面防水及外墙维修三期工程、樱桃河沿岸步道改造工程、教学楼厕所改造、一教二教风雨走廊建设、部分楼宇的垂直绿化等工作。
5.大力推进智慧校园提升工程。强化信息化顶层设计与规划,通过信息化先行,拉动治理方式和管理模式的进步,推动管理和信息系统的革新优化;推进“一张表”平台建设,优化学校数据中心,推动校内业务优化;夯实信息化基础服务,改善优化校内网络接入服务;进一步推进基于微信平台的信息化应用建设;探索智能楼宇建设。加强网络安全技术保障。
6.关注教职工的业务成长和精神需求。开设不同类别、不同主题的教师培训活动,提升专业能力;积极为青年教职工争取更多到国内外高校学习交流的机会;继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娱健身、兴趣小组活动,满足教职工的文化需求;进一步做好困难教职工的帮困互助工作,争取更多资源,切实保障广大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关心教职工的身心健康,加强心理中心建设,为师生提供医疗保障和心理咨询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