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促发展,以实干争一流 陈 群 (2017年5月24日) 第七届教代会暨第十三届工代会以来,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校师生员工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围绕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总体目标,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推进内涵建设,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扎实推动学校发展。经过五年努力,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明显提高,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社会声誉日益提升,国际影响逐步扩大,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全面发展。 第一部分 思路与举措 一、学校工作的总体思路 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看,高校迫切需要通过改革,优化内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起适应高水平大学建设要求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从而实现更高质量、更有内涵的发展,这一点已经成为了国家、社会和高校的基本共识。 具体到华东师大,在进入“985工程”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冲刺,学校的各项办学指标有了显著进步。为了在“985”方阵中站稳脚跟并不断实现赶超,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同时,着眼长远实施改革,以改革推动发展,以发展巩固改革。因此,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就成为了华东师大过去五年工作的两条关键主线。 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优化治理体系是保障。需要按照“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要求,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学校特点的现代大学制度。 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提高质量、特别是人才培养质量是目标。需要通过加强学科建设、队伍建设,调整学科结构,优化科研环境,重视人才培养,不断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发挥人的作用是核心。需要通过改善激励措施,铺设成长台阶,提供更多支持,提出更高要求,激发教师和管理队伍的活力与动力。 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办学条件是基础。需要通过提高社会服务效能和加强国际国内合作,进一步扩大学校影响,争取更多办学资源,把更好的学校声誉转化为更好的发展条件。 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提升管理效能是关键。需要通过降低管理重心,优化工作基本面,提高校部机关服务水平,提高学部院系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上述思考和判断成为了过去五年学校工作的基础和出发点。2012年12月,学校召开了第十二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了“到2020年把我校建成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确定了“学科交叉、国际化、信息化”的发展战略,提出了“更实、更优、更强”的工作要求;2015年,《华东师范大学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方案》编制完成,五大版块38项改革全面铺开,学校深化综合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工作进入全面实施阶段;2016年,《华东师范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按照国家“双一流”建设总体部署,学校新一轮学科建设正式启动。在以上目标、战略和规划的指引下,五年来,广大师生员工团结一致、奋发努力,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推动了学校各项事业的不断前进。 二、改革和发展的相关举措 (一)完善治理结构,构建现代大学制度 1.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治理架构 为进一步落实办学自主权,提高依法办学水平,学校按照教育部总体要求并结合学校实际,修订发布《华东师范大学章程》,为实施推进依法治校、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奠定了重要基础。 为更好地发挥学术组织作用,推进教授治学,按照新的结构和功能设计,2013年学校换届成立了第七届学术委员会,组建了包括学位评定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委员会、师资队伍建设委员会和学术伦理与法律委员会在内的五个专门委员会,各学部院系也相继成立了学术分委员会。 为提高管理和决策的科学性,密切学校与校友及社会的联系,2013年7月,学校成立了发展咨询委员会,建立了各界知名人士共同参与学校治理的新模式;2013年10月,华东师范大学校友会正式获批成立,海内外校友资源得以进一步整合;2016年1月,学校按照《华东师范大学章程》要求,组建了华东师范大学理事会并召开了首届理事会会议。 为加强民主管理和监督,学校在修订完善党政会议议事规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教代会、工代会制度,制定了二级教代会实施细则,对其职权和议事规则等做出明确规定。 2.下移管理重心,提高管理效能 为进一步理顺学校和院系之间的关系,推进管理重心适度下移,学校在部分学科院系实施了学部制改革,并向学部层面下移了部分学术权力,包括学位评审、人才引进评审、职称评审、学科规划制订等;面向学部院系较大幅度地增加了下拨经费,试点并推广实施了二级单位预算管理,增加了学部院系在经费使用上的自主支配权;加大了对学部院系等二级单位工作考核督促的力度。 为提升管理效能,学校优化调整了职能部门设置,将原工作职能相近的有关部门进行有效整合,开展了大部制改革,先后成立了学校办公室、后勤保障部、发展规划部、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学生工作部等部门,逐步形成了大后勤、大规划、大学工的工作格局。 为深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学生工作模式,推动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学校以孟宪承书院实体化为契机,试点开展了书院制改革。在孟宪承书院试点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经管书院试点。目前,在全面总结两家书院成熟经验的基础上,学校正积极筹建大夏书院、光华书院,以进一步提高书院覆盖率。 (二)创新驱动发展,扎实推进一流大学建设 1.明确目标任务,优化学科布局 学校按照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以及深化综合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研究制定并颁布实施了《华东师范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十三五”期间学校的发展目标为:完成深化综合改革,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全面进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完成学校战略转型,建成有独特优势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发挥文理基础学科优势,打造“一教一地一信”高峰学科,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培育一批新的学科增长点;在内涵建设和优质发展的基础上,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为整合学科资源,优化学科布局,落实学科交叉战略,推动学科繁荣发展,学校先后成立了地球科学学部、教育学部、经济与管理学部;在原化学系和科学与技术跨学科高等研究院的基础上组建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整合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学科资源,组建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整合全校教师教育资源,成立教师教育学院;整合教师培训资源,组建教师发展学院;整合马列学科和思政教育资源,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原法律系的基础上,组建法学院;在原物理学系和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组建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成立海洋科学学院、大气科学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筹建美术学院等。学校还先后成立了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城市发展研究院和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等,以推动大数据、城市研究、教育政策等新兴交叉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 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学校充分利用国家和上海市的各类人才政策,努力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推出“双百计划”和“晨晖计划”,引进了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召开青年教师工作会议;扩充专职科研人员与博士后人员队伍,推进科研团队建设。 3.改革科研工作,提升科研实力 为激发科研创新的活力与动力,提高科研活动规范化水平,学校以2016年召开的科技工作会议与文科科研工作会议为契机,探索学术评价体系和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科研工作的新举措,包括建立有效的科研组织模式,加强重点科研平台、基地和实验室建设,抓好重大项目的组织实施,完善校内科研布局,促进跨学科研究,设立专职科研人员系列岗位,改革科研评价体系,盘活项目结余经费等。 4.深化国际合作,支持学科发展 为提高国际合作的内涵与质量,支持相关学科发展,学校重点推进了与法国里昂商学院合作的“亚欧商学院”及与以色列海法大学合作的“转化科学与技术联合研究院”,两个合作办学项目均已入驻紫竹国际教育园区。积极推动高质量的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建设,继续推进与法国高师集团的合作,启动与俄罗斯圣彼得堡理工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等高水平大学的科研合作,加强中美相关高校联合研究机构的建设,与美国、荷兰、挪威等高校联合申报“河口海岸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和“河口海岸国际联合实验室”。 上海纽约大学是中外合作办学的创举,是中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一个亮点,也是华东师大国际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成果。上海纽约大学成功探索了一套中美合作办学的有效模式,开展了一系列教学和管理制度创新,办学成效显著,今年上海纽大的首届学生即将毕业。为支持上海纽约大学建设,促进学校自身的改革发展,学校与上海纽约大学建立了协同工作机制,选拔优秀干部和骨干教师赴上海纽大工作交流,参与课程设计及教学计划制定;开展科研合作,与上海纽约大学合作共建计算化学联合研究中心、数学联合研究中心、脑与认知科学联合研究中心、社会发展联合研究中心和联合物理研究中心;申请设立“神经科学国际联合实验室”。 5.加强学科规划,提前启动“双一流”建设 在“985工程”三期建设评估验收工作顺利完成之后,结合第三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结果,学校和院系对各学科发展状况开展了深入的分析研究,较早启动了新一轮学科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提前启动了“双一流”建设;启动教学科研实体单位评估考核工作,构建了符合学校实际的指标体系,对学科建设绩效进行评估;积极参与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建设申报,教育学入选高峰I类学科,地理学入选高峰II类学科,大气科学正在积极申报高峰IV类学科;动员组织校内主要学科,参与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 (三)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重视教育教学,培养优质人才 为有效提升生源质量,学校努力加强和改进招生工作,扩大招生宣传影响面;逐步优化调整本科生专业结构,增加文理基础专业招生规模;打通基础专业本科生就读应用类专业研究生的通道;试点博士生申请考核制入学办法。 为实现“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目标,学校不断推进通识核心课程建设,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实施“理科精英人才培养计划”,与中国科学院系统的多家高水平科研机构开展本科生联合培养;为学生提供多渠道、多层次、多类型的海内外学习交流机会,为学生体验多元文化创造条件;继续做好免费师范生教育;加大教育教学奖励力度,设立教学贡献奖,表彰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建设大夏学堂,一千多门课程完成建设上线,推进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实施暑期短学期制度,利用短学期开设“取长补短”的课程,开设教师教育课程模块,面向全校学生滚动开放。 为有效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学校进一步优化了博士生名额的配置办法;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完善学术学位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两种不同的培养体系,开展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加强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建设,完善优秀学位论文培育与遴选;提高了研究生教学工作的规范性。 为切实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学校探索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成立了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中心;通过不断加大就业市场建设力度,拓展校园招聘途径;创新生涯辅导模式,做好就业帮困,指导和引导学生顺利实现就业。 2.改革教师教育,突出教育特色 为实现建设教师教育和教育研究领先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借鉴国内外高校相关经验,整合教育学科相关资源,成立教育学部,以推动教育学科和教师教育的进一步发展;2016年3月实质性启动了教师教育改革,完成了10个教师教育相关学科点和教育博士点的整合,在教育学部的框架下组建成立了教师教育学院,以进一步加强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未来教师培养层次和水平,逐步实现师范生培养层次从本科师范教育向教育硕士培养转型,以更好地承担起为国家培养最优质基础教育师资的责任。 3.加强思政工作,强化实践育人 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以书院制建设为抓手,通过孟宪承书院、经管书院的试点,逐步探索出了一套与书院制相适应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导师制、社区空间建设、院本课程、学生自主管理等机制,体现了“全员育人”的理念,形成了师大特色的学生工作新模式。 为深化学生思政工作内涵建设,学校整合马克思主义学科相关资源,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进一步推动和加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2017年,学院入选第二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即将与上海市委宣传部签约共建,并按照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切实提高“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 为探索学生思政工作新思路新模式,学校设立了“学生校长助理”,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服务和引领全体学生成长和发展。 为做好全程全方位育人工作,学校组织全校学生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努力拓展青年志愿服务平台,参与了第十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米兰世博会等大型活动志愿服务;选拔一批学生到西藏、新疆、云南等地参与西部计划,开展支教工作;资助工作方面,建立和完善困难认定、助学贷款、奖助勤补、预警系统等机制建设,建立全方位保障体系。 为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学校进一步完善了包括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上海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和大学生科研基金在内的三级五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成立了华东师范大学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开设创新创业实验班、创业训练营,举办创业大赛、创新创业教育周、创业论坛等;利用学校国家大学科技园,加大对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支持力度。 (四)扩大开放合作,有效增强服务社会能力 1.加强合作交流,服务社会发展 为更好地参与和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学校在教育部与上海市的共同支持下,与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合作建立了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与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共建中国金融研究院;与上海市普陀区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共建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并购金融研究院;与上海市闵行区政府签署合作协议,推进与紫竹高新园区、大学科技园区的联动发展;与多个省市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签署合作协议;与西藏民族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兰州城市学院、宁夏师范学院、贵阳学院建立了良好的对口支援合作关系。 为服务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学校围绕科创中心建设开展政策研究和规划设计,向市政府提交了多份咨询报告并被采纳;在张江国家科学中心积极筹建华东师范大学科创中心研究院,参与张江国家科学中心协同创新网络建设;与海法大学合作成立的“转化科学与技术联合研究院”被列入了市政府重点支持项目;积极参与上海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积极筹建崇明生态国际研究院。 2.发挥教育优势,促进基础教育发展 充分发挥学校教师教育学科优势和基础教育办学优势,高水平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发展。华师大二附中以建设世界一流高中为目标,通过集团化、国际化、信息化、精细化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升学质量再创新高。闵行紫竹基础教育园区积极探索多学段联动、多类型共生、多体制互补的办学模式,获得良好社会声誉,紫竹高中跻身一流行列。华东师大四附中、华东师大附属外国语实验学校与附小、附幼联动搭建“环华东师大优质教育生态圈”。 服务国家战略,支持海南教育发展,华二乐东黄流中学2016年9月正式开学。国际化、高品质定位的华师附属双语学校落户安亭汽车城。学校现有附属合作学校达到29所。成立华东师大基础教育集团,创新合作办学体制机制,系统打造资源平台,科学规划基础教育总体布局,以江苏盐城、浙江台州项目为试点,拓展新的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合作办学途径,实现学校整体快速发展与积极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教育学科优势与基础教育实践探索良性互动。 (五)提升管理水平,服务学校改革与发展 1.改革人事制度,激发队伍活力 为激发全校教职员工的工作动力,学校持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全员聘任、分类管理、能进能出、有动力有活力”的人事制度,主要包括:改革人力资源配置方式,以学校总体发展目标和各学科发展规划为基础,规划各院系各学科的教师队伍规模,科学定编设岗,逐步建立激励和约束相统一的队伍规模调控机制;实施人员分类管理,完善聘用制度体系,建立不同系列人员的发展通道、评价标准以及系列之间转换的标准和程序,逐步形成华东师大自己的专任教师“准聘长聘制度”;完善考核、激励以及转岗、退出等机制的建设。 2.加强财务管理,服务学校发展 为提高学校财务管理水平,支持各项事业发展,学校积极拓展经费收入来源;努力探索新的财务管理体制机制,构建以财务管理为抓手的新的管理逻辑与管理体系;建立二级学部院系综合预算机制,推进财务管理重心下移,实现学部院系的责、权、利相统一;推出新的学部院系经费使用管理办法,推进学部院系财务秘书制度,加大对二级单位财务预算工作的指导力度,提高财务管理规范化水平;创新财务服务,改进报销服务,推出了多项便捷快速的报销模式,方便师生办理报销手续。 3.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 为优化资源配置模式,提高办学效益,学校在部分院系试点实施了公共资源有偿使用;推进学校资产盘点和资源盘整工作,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提升校办企业和参股企业监管水平。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绿色校园。推进信息化建设,完善信息化教学支持系统,推出基于“微信企业号”的全校服务平台,构建智慧校园。利用教育部修购基金,完成一批新建及大修项目,有效改善了办学条件。 4.加强规范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为营造服务学校改革与发展的良好氛围,学校党委着力落实主体责任、纪委着力落实监督责任,确保了校内各个部门内控制度的建设、完善和落实,确保了各项改革措施和发展事业在规范、有序、合规的轨道上稳步推进。以接受教育部巡视、校长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等一系列专项检查和审计工作为契机,学校出台了一系列办法措施,在加强内控制度建设的同时,分步骤地进行学校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工作,完善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管,在部分重点部门设立了纪工委,加速了校办企业关停并转的进程。进一步提高了财务管理和审计水平,逐步落实对财务、国资、基建及修缮的审计全覆盖,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自我监督、自我约束机制。开展机关和直属单位整体考核,规范机关管理服务,提升管理服务精细化水平。 5.改善民生福祉,服务师生成长 学校积极筹措资金,通过连续五年上调岗位津贴标准,大幅提高绩效奖励,显著提升了教职工总体收入;在工资收入调整中,重点向青年教师和基础岗位教师倾斜;投入配套资金,以高于教育部的标准,积极落实房贴发放;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公积金,并按最高标准增加了补充公积金的缴纳。 通过向青年教职工提供周转房与公租房,满足教职工特别是引进人才和青年教职工的住房需要。推进闵行紫竹基础教育园区的发展,积极拓展中山北路校区附近附属学校(幼儿园)资源,解决教职工子女的入学问题。完善教职工医疗保障,大幅提高教职工健康体检标准,做好教职工暑期疗休养工作。加强人文关怀,引领健康生活,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关心女性教职工的身心健康,关心青年教职工和下一代的成长,进一步丰富老同志文化生活。 依法规范办理人民信访,全力打造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有效化解信访积案,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和学校的和谐稳定。开辟帮困渠道,加大帮困力度,努力解决教职工困难。 第二部分 进展与成效 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凝聚着全校师生的心血和智慧,而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也成为了推动学校和师生共同发展的源源动力。五年来,全校师生和教职员工围绕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具体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一)招生宣传与改革取得进展 五年来,我校本科招生整体情况稳步提升,共有18个院系实施大类招生,约占总院系的62%。研究生招生方面,录取硕士研究生总数超过21200人;录取博士研究生总数达3100多人,已有7个单位试点推行博士生入学申请考核制。 (二)课程共享资源质量进一步提高 本科生开课总量一直保持在高水平,每年均在6100门次左右,生均课程比0.42,有效保障了学生学分制修读的需求;专业课程开放共享度高;2013年试行暑期开课,2015年正式实施,2016年暑期课程开课门次已达139门次,修读学生人数累计近13800人次;积极推进多元学习方式,引入优质开放共享课程形成体系互补。 (三)教学质量工程成绩显著 五年来,共有11门本科教育课程和6门网络教育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上海市精品课程增至94门;10门本科生全英语课程获“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课程建设项目”,2门研究生全英语课程获“上海高校外国留学生全英语授课示范性课程”。在第七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009-2014年)评选中,我校共有13项成果获奖。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作为参与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奖总数与一等奖获奖数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三。在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的评比中,获11项特等奖,19项一等奖,19项二等奖,名列上海第一。 (四)学生创新能力得以增强 五年里,研究生公开发表论文5290余篇;本科生公开发表论文320多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1篇,提名3篇。75篇博士论文、75篇硕士论文获得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在第三届、第四届全国教育硕士优秀论文评审中分别获选9篇和8篇,数量居全国第一。12篇MBA原创案例获“全国百优”,入选数位居全国第四。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49项,上海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26项。 五年里,我校学生共获得1800余项省部级以上奖项。其中在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在2016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2项,创我校参加创业大赛史上最佳成绩;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荣获一等奖5项,二等奖12项;在美国大学生数模竞赛中获一等奖13项;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特等奖8项、英语演讲比赛总决赛中获一等奖1项;在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中获一等奖2项;在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1项;获德国“红点”产品概念设计奖共计6项。2016年8月,学校成功承办了第三十一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五)毕业生就业情况保持良好 2012年至2016年,学校平均就业率为94.12%,其中本科生就业率为94.47%,研究生就业率为93.76%,就业率继续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在QS2017全球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排名中,我校毕业生就业力排名首次进入世界200强。 二、师资队伍竞争力整体提升 (一)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 学校现有教职工4443人,包括专任教师队伍2191人,教授及其他高级职称教师约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9%;新的政策措施的激励作用显著,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结构得以进一步完善。 (二)人才队伍建设成果显著 学校目前共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双聘)1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及讲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8人次;青年长江学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共计42人次。青年教师队伍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人才引进和录用的标准显著提高。 五年中,学校引进和培育学校“双百计划”115人次,其中,“紫江优秀青年学者”37人次,“紫江青年学者”61人次,“青年英才”17人次;“紫江优秀青年学者”中,已有29人获得国家级高水平青年人才项目支持。引进“晨晖学者”181人。311人成功申报国家留学基金委及其他资助项目。 (三)优秀教师屡获嘉奖 徐中玉、钱谷融先生获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终身成就奖”;何积丰院士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上海市教育功臣”“上海市科技功臣”称号;何鸣元院士获得“中国催化成就奖”;褚君浩院士当选“科学中国人(2015)年度人物”;杨国荣教授当选国际形而上学学会主席;臧克和教授当选为世界汉字学会会长;许世远教授获得“中国地理科学成就奖”。学校成功承办第三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中文系吕志峰荣获第三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一等奖、“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2012年以来,我校新增“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1人,1人获得“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提名奖”,19人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2014年学校首次设立了“教学贡献奖”,重奖长期奋战在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好评,奖项设立以来共有25名教师获此殊荣。 三、学科综合实力持续提升 根据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我校教育学、地理学、体育学、心理学、生态学、统计学、软件工程、中国语言文学、世界史、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社会学等11个学科排名全国前十,综合排名情况位列全国高校第18名。 根据国际核心期刊评估体系ESI的最新统计结果,我校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地球科学、数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植物与动物学、工程学、临床医学、社会科学总论等11个学科进入全球同类学科的前1%,进入前1%的学科总数在全国高校中并列第17位。 根据Nature出版集团2016年公布的自然科学指数WFC排名,我校化学、物理、地球与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四个学科领域全部进入全国高校排名前25位,分别列第18、24、8、19位,其中化学学科跻身全球高校百强,列全球高校第63位。 四、科研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重大科研任务承接能力有所增强 五年来,文科到校科研总经费逾5亿元,理科到校科研总经费逾15.2亿元。 文科方面,学校共承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4400余项。重要科研项目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79项;全国教育科学年度项目68项(含重大、重点项目10项),位列全国第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52项(含重大攻关项目7项);上海市社科基金项目133 项(含重大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及以上纵向项目近500项。 理工科方面,学校共承担自然科学研究课题3400多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47项,上海市重大科技项目11项,其中9项为牵头单位,上海市重点科技项目42项,其中22项为牵头单位;承担科技部“973”项目1项(课题8项),“863项目”9项;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3项;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3项;2016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课题13项)。 (二)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明显提升 五年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获省部级优秀成果奖224项。其中,获教育部人文社科奖40项(含一等奖2项),全国教科成果奖20项(含一等奖1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145项(含一等奖27项),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13项(含一等奖2项),其他省部级研究成果奖6项。出版学术著作2022种,发表论文15000多篇,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被SSCI和A&HCI收录论文610多篇,CSSCI收录论文4750多篇。继续开展“思勉原创奖”评审,扩大社会影响力。 由我校牵头的理工科研究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励31项,包括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上海市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5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法国科学家简•埃蒙德•阿布瑞尔教授因与何积丰院士团队合作为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做出重要贡献而获得了国家和上海市国际科技合作奖。发表论文总数8800多篇,其中被SCIE收录论文4320多篇,被EI收录论文2320多篇;2016年学校在“自然指数”排名中位列国内高校第17位,在“自然指数新星榜”排名中,位列全球第13。 (三)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国家可信嵌入式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成为我校第一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信软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正式进入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名单,成为我校首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新增可信软件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新增2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新增1个上海协同创新中心和1个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创新引智基地数量达到6个,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新增7个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工作室。6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顺利通过评估,其中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与俄罗斯研究中心获得优秀。8个基地入选上海市立德树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智库入选上海市高校重点智库。五年间,学校还与37家企业共建联合研究中心,并通过了上海市专利试点单位建设验收。 五、国际化战略卓有成效 (一)国际化教育水平与质量提高 以2016年与2011年相比,来华留学生国别从118个增加到130多个,在校人数超过6000人,增长约28.9%,其中学历生数逾1300人。 同时,2012年以来,有3500余名本科生参加了跨国(境)的交流和联合培养项目,全校本科生中拥有跨国(境)学习经历的比例超过23%;近2900名研究生通过海外研修计划赴海外学习研修;570多名研究生通过国家“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计划”赴海外深造。 五年来,学校共与250余所大学/机构签署校际合作协议/备忘录,签署学生交换/交流协议、教师交流协议、联合培养、办学协议/备忘录等达220多份。 (二)主动服务国家公共外交战略 学校成功举办了第十九届国际磁共振大会等一系列国际学术和科研会议,承办了第十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和第十二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成功申办国际数学教育大会。出席第七届全球大学校长专题会,作为中方15所高校代表之一赴芝加哥参加落实中美人文交流机制重要活动——中美高水平大学校长圆桌会议。承担援外项目“发展中国家教育硕士项目”“非洲英语国家小学、中学女校长研修班”等。稳步推进孔子学院建设,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建立的孔子学院达到8所,获得2014年度国家汉办孔子学院“先进中方合作机构奖”。 六、大学文化建设成果突出 (一)文化品位不断提升 学校新浪官方微博共发布微博4500余条,总阅读量9000万次,用户数接近20万;学校微信公众平台共发布图文信息达870多条,总阅读量650万次,用户数达10万;英文门户网站发布新闻等各类信息1742条;法文门户网站发布新闻等各类信息705条。学校官网主页连续七届获“全国高校百佳网站”称号。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获“教育系统优秀官方微信”和首届全国高校名站名栏评选“全国高校优秀网络栏目”称号。大学形象片《爱在华师大》获全国高校网络宣传思想教育优秀作品一等奖。 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光华大学建校90周年、冯契先生百年诞辰、周淑贞先生百年诞辰、“胡焕庸线”提出80周年、首届“春芬论坛”、华东师范大学65周年校庆等为契机,通过纪念活动、主题报道等形式,传承师大精神、传播师大正能量。重点打造高水平文化论坛“杏坛高议”和“大夏舞台”系列文化艺术演出两大文化建设品牌项目。 (二)文化资源进一步丰富 征集、收藏各类手稿、档案材料200余卷;出版《光华大学编年事辑》《光华文萃》《光华大学:90年90人》《华东师大档案馆藏名人手札》,完成“丽娃档案”的第二批成果编研出版。2012年至2016年,学校图书馆馆藏图书从424.56万册增长到453.75万册,数据库子库数量从296个增加到415个。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连续荣获上海书展“最有号召力的十家出版社”称号,获“中国版权最具影响力企业”和“全国版权示范单位称号”,其注册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认定;2016年,出版社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 七、基础保障进一步夯实 (一)校园公共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增加两校区主要楼宇的无线网络覆盖,五年内校园网出口带宽扩容了3.7G。对教职工邮箱可用空间进行扩容,为学生和校友提供共计约4.8万个邮箱,“微信企业号”关注师生人数超过35000人。 积极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2016年单位面积综合能耗相比2010年基本持平,用水总量减少约40%,2015年学校获评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校内交通服务和管理,增加资金投入,免除或降低了师生乘车费用,调整完善校区通勤班车运行班次,目前工作日开设通勤班车41班次,每年乘车师生超过30万人次。 实施食堂“6T”规范化管理,推动学校后勤物业管理“6T”建设,落实“人防、技防、强化管理”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完善规章制度,推进专项行动和综合治理,加强安全教育和宣传;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对学校重点部位或隐患区域进行排摸检查和督促整改,2015年学校被评为上海市安全文明单位。 每年在闵行校区选择一种开花植物成片种植,包括2014年的向日葵、2015年的油菜花以及2016年的马鞭草,作为学校给毕业生的特殊礼物;闵行校区被评为上海市花园单位。 (二)校园基本建设有序推进 学校重新启用了闵行校区虹梅南路校门,相继完成了中山北路校区文科大楼、“三馆”、图书馆、设计学院时尚中心、田家炳教育书院、河西食堂、办公楼,闵行校区学生共享中心以及两个校区的体育馆和部分宿舍楼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修缮工作,建成闵行校区生物站、音乐厅和涵芬楼阅读体验中心等教学和文化设施,闵行校区河口海岸大楼、理科重点实验室大楼、闵行校区文化中心等建设工程进展顺利,校园环境风貌和办学条件获得了显著改善。 (三)校友和社会资源深入拓展 2012年至今,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争取校友和社会各界的支持,积极筹措资金,接受各类社会捐赠超过2.5亿元。新增各类校友联谊组织39个,目前世界各地的校友联谊组织数量达到77个。 八、学校社会声誉和美誉度继续增强 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五年来学校的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学校先后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在2016-2017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14位,其中国际化程度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5位,上海高校第1位。在2017年度US News全球最佳大学与学科排行榜中,位列全球第440位,亚洲第66位,中国内地第23位,国际合作指标位列全球第40位。《自然》杂志评论我校“已经从传统的师范大学成功转型为一所产出大量‘世界级’论文的研究型大学”。 第三部分 思考与建议 服务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是高等教育责无旁贷的使命。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家在创新人才培养、创新成果供给、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通过更高质量、更有效益的发展,更好地立德树人,更好地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了摆在所有高校面前的最大课题。围绕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科创中心”建设和“卓越的全球城市”建设的重要机遇,如何主动将自身发展融入上海发展,并为上海发展做出实质性贡献,也是华东师大面临的重要任务。 从学校层面来看,经过“211工程”“985工程”的建设,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有了显著提升。随着“双一流”建设的启动,高校间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在不进则退的激烈竞争环境中站稳脚跟并不断赶超,是华东师大在今后一段时间必须面对的最大挑战,我们必须保持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认真总结,勇于反思,以更饱满的精神,更宽阔的视野,更清晰的发展思路,更扎实的改革举措,推动学校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一、对学校今后工作的建议 当前,距离把学校建设成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这一战略目标,我们已不再遥远;但是,要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愿景,我们仍面临诸多挑战,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扩大开放,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追求新的卓越。 (一)坚定不移地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优质土壤 在中国大地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建设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求的现代大学制度,必须构建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学校特点的治校理念与治理体系,必须拥有一流的治理能力与管理服务水平。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坚决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切实发挥好理事会、学术委员会、发展咨询委员会、校友会、基金会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各种群众组织、教代会、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重要作用。 二是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深化学部制内涵建设,厘清校、部、院系的权责关系,继续面向二级单位下放权力;以大部制改革为方向,继续探索优化完善行政机构设置;以书院制改革为抓手,创新学生工作模式。 三是提升管理服务效能。对机关的办事、审批手续和流程进行进一步简化、优化,推动管理流程合理再造,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服务效能;建立健全事中监督和事后评估制度,建立绩效考核和评价激励机制。 四是建立清晰的管理逻辑。通过深化预算编制和管理改革,加强预算的权威性,建立起高效、清晰的管理逻辑,这也是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方面,体现着大学的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 (二)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加快从注重数量规模向追求质量效益的转型发展 学校下一步的发展应继续从注重规模数量,转向追求质量效益,通过走内涵式、精细化的发展道路,强化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提升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一是抓住队伍建设这一根本,激发队伍的活力与动力。继续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学校不变的工作重点,完善相关政策与保障措施,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继续助力青年教师的发展和成长,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和发展大环境;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为不同类型的教师提供发展通道和发展空间,努力激发全体教师队伍的活力和动力;推进专职科研人员队伍建设,完善管理人员队伍和技术支撑队伍建设;按照国家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相关规定,研究深化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和动态激励机制建设,建立稳定的薪资增长机制,提升教职工的获得感。 二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全方位改进人才培养。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创新学校思政工作方法,加强又红又专的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思政课建设和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把书院制改革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点。探索以师生共同成长与和谐发展为宗旨、以研究导向为教学特色的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使学校的办学优势更加有效地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成长途径;全面推进大类招生培养和课程体系建设,优化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深入推进教师教育改革,深化研究生招生培养改革。 三是扎实做好学科建设,提升办学质量与整体水平。根据“双一流”建设总体要求和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完善新一轮学科建设的总体布局。抓住学科发展新机遇,坚持“分类支持、均衡发展,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优化学科布局;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催生新的学科增长点;引导各学科自主规划,以一级学科为基本单元,将相关科研基地和平台建设纳入相应学科统一规划;加强绩效评估,完善学科分类评价体系。 四是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以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契机,按照学校文理科科研工作会议做出的部署,深化科研管理模式改革,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完善科研评价体系,优化学术生态,激发科研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提高科研质量,提升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能力;关注优势科研领域,争取培育出新的国家级科研基地;聚集重大科研方向,争取实现新的突破。 (三)坚定不移地推动国际化发展战略,在深化开放合作中抓住跨越式发展的机遇 学校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弯道超车,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具备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思路,必须找到有自己特色的发展举措。在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内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立足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积极从外部寻找机遇,对标国际一流,规划自身发展,面向国家和社会需求加强自身优势,应该成为华东师大实现下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一是要以开放眼光办学。加大开放合作力度,主动对接国家和上海发展战略,把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球竞争合作;深化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促进协同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发挥学校学科优势,打造高端智库,提升决策咨询服务能力;发挥学校教师教育优势,加强基础教育品牌建设,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发展;提升校友会和基金会工作专业化水平,以筹备70周年校庆为契机,凝聚学校发展支持力量;努力推动对外合作交流向实质性、高层次合作迈进;在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同时,寻求促进学校发展的重大机遇和重要资源。 二是要以全球视野办学。继续积极推动与国际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及国际组织的高层次深度合作,推进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国际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继续支持上海纽约大学建设,凝练成功经验,提高学校自身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管理能力,扩大学校的国际影响。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国际合作,把国际化的资源转化为学校改革和发展的资源,推动学校在关键领域内实现跨越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