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第二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创新设计大赛落下帷幕,华东师大三名教师获奖,教育学部鲁力立老师《教育影视创作与实践》课程获特等奖(仅五席),音乐学院张薇老师《钢琴即兴伴奏》课程获一等奖(仅10席),生命科学学院张美玲老师《微生物学》课程获三等奖。
本届大赛由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北京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以及广东省本科高校在线开放课程指导委员会、高校教学发展网络(CHED)共同主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协办。大赛秉承“以赛促建、以赛促用、以赛促教改”的宗旨,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改革的交流、分享、学习平台,有效推动教学改革和课堂变革。来自全国200多所高校的747个项目提交了初赛说课视频,经过参赛老师的双盲互评打分,180所学校的453个项目进入复赛,经过专家评审选拔,遴选出60个获奖项目,其中30项入围决赛答辩,最终产生特等奖5项、一等奖10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30项、华为产学合作专项奖10项。
教育学部鲁力立老师《教育影视创作与实践》课程获特等奖
教育学部鲁力立老师《教育影视创作与实践》课程获得特等奖。该课程以混合式教学方案解决实验学时不足但学生需要大量实践才能掌握充分专业实践能力的矛盾;创新性开辟移动和pc端“双平台”“针对性”在线教学,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技术转化原传统课堂教学任务特别是互动型实验讨论任务等,不仅保质保量完成教学目标,甚至超越了以往传统课堂的教学效果;并将课程思政理念切割揉碎全方位融入线上线下教学实践过程中。
音乐学院张薇老师《钢琴即兴伴奏》课程获一等奖
音乐学院张薇老师《钢琴即兴伴奏》课程获得一等奖。该课程注重“立德树人”、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采用在线学习、示范教学、学生实践、作业互评、小组研讨、合作创编、师生互动等线上线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并改革传统教学中单一演奏模式及考评方式,利用多媒体电钢琴多种音色的技术优势,融合演唱与演奏为一体,开拓了即兴演绎的多样性方式。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参与性、探究性,同时也提高了其沟通能力、音乐发展与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有效增强了翻转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与活跃度;同时在选曲以及技法解析的过程中,注重挖掘作品中的思想内涵,润物无声地带来思政的启迪和影响。
生命科学学院张美玲老师《微生物学》课程获三等奖
生命科学学院张美玲老师《微生物学》课程获得三等奖。该课程整理依附于专业知识的课程思政教学点,编制并出版《生物学科课程思政教学指南》;通过在课程不同学习阶段,穿插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有收获感,有成就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通过课前学科进展汇报,扩展学生视野,提高课程的高阶性和挑战度;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华东师范大学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推动混合式教学改革,从标准引领、培训支撑、以赛促建、项目建设和政策倾斜五个方面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研制并发布了《华东师范大学混合式课程标准1.0》(以下简称《标准》),保证教师设计混合式课程有据可依;依托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举办系列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例如微课视频设计与制作艺术专题研修班、混合式课程设计与制作系列工作坊、在线开放课程设计与建设系列教学工作坊等,为教师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每两年举办一次“华东师范大学本科教学课程设计比赛”,鼓励教师以赛促建,重构课程,将“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到本科课堂教学中;设立优质和示范两级混合式课程建设项目,当优质混合式课程运行两轮通过验收后,可申请示范课程进一步建设;教师开展混合式课程教学需付出更多精力和时间,我校正在研制混合式教学实施管理细则,在工作量、课时费、院系绩效等方面对混合式课程给予支持。
图文、来源|教务处 编辑|饶欣雨 编审|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