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及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全力组织实施好“十二五”规划,着力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完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履行好文化传承创新功能、加强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
落实2012年工作的总体要求,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以党的十八大召开为契机,不断提升学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学校“十二五”新一轮发展提供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舆论宣传,全力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设立重大理论研究专项基金,深入推进马克思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大力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强化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进一步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力组织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和学习宣传活动,加大对师生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
2.组织召开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凝聚力量,不断增强落实“十二五”规划、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进一步优化党委领导集体的结构,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及引领发展、破解难题的能力,完善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运作机制,加强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及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的思想、组织和能力建设,更好地发挥学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
3.配合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方案的实施,积极稳妥地做好机关整体换届工作,切实加强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牢固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激励机制,加大对教学、科研一线优秀青年教师和年轻管理干部的选拔任用力度。坚持培养和使用相结合,通过校内外挂职锻炼等,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干部培训工作制度化,进一步做好处级干部境外培训等工作,加大机关、院系、党政间的干部交流与轮岗力度,不断提升管理干部的综合素养和执行力。
4.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通过进一步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预警防控机制建设、推动廉政文化建设、建立干部廉政信息库等途径,不断完善教育、监督、制度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重点部门管理干部的廉政教育以及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管,努力构建素质高、作风正的学习型领导干部集体,严肃政治纪律,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5.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服务师生、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继续深化“围绕中心抓党建”的基层党建工作思路,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健全和完善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积极探索基层党支部设置和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继续推进党务公开,进一步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不断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切实增强基层党支部及广大党员追求卓越、促进和谐的意识和能力,确保校园和谐稳定。
二、全力推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工作,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完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
6. 以完善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试点项目方案的研制和实施为抓手,不断推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实践。从人才培养、内部架构、资源整合和绩效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形成子项目方案,在此基础上,充分整合、顶层设计整体方案,并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订完善形成操作性实施方案。根据不同领域的实际情况,通过全面推进或试点推进等方式,因地制宜推动体改项目整体方案的落实,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修订大学章程,完成教代会、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和教学委员会换届工作,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行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管理体制。通过梳理学校各类规章制度、完善信息公开机制、健全学校安全工作长效管理机制、研制《学校年度发展报告》等,进一步推进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通过编制《教师手册》等途径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激发教职员工参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7.以教师教育创新模式体制改革项目试点为契机,不断强化教师教育特色和优势。完善师范生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和养成教育体系。进一步拓展师范生异地实习基地,新建2-3个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继续强化孟宪承书院的养成教育功能,进一步理顺养成教育体制机制。加强教师教育精品课程建设,重点建设8门教师教育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加大教师教育实验教学中心项目开发和实验室开放力度,有效提升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和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能力。做好招收首批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工作,完善和落实“免费师范生本科和教育硕士一体化培养方案”。
8.大力推进上海纽约大学建设,积极借鉴国外一流大学办学经验。完成正式成立上海纽约大学的相关工作,包括制订2013-2014学年上海纽约大学管理过渡方案;合作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项目;制定并启动上海纽约大学2013年本科生招生方案;推进上海纽约大学人力资源制度和财务管理模式建设等。其间,积极借鉴国外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和管理制度,为我校完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提供重要参考。
三、全面履行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大学功能,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9.围绕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目标,推进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努力培养各领域有影响力的卓越人才。积极拓展招生途径,探索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招生体制和机制。大力推进“大类招生、分层培养、多种学习途径”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落实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各项措施。以专业特色建设、卓越人才培养为目标,深化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培养方案院系答辩制度。优化课程结构,完善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学生学术研究和多元文化的基本体验,建立健全本科生学术研究项目答辩和交流制度,落实学生赴国(境)外高水平大学交流学习的自由访学措施。探索“大学生学业发展指导中心”和“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建设,推进本科教学制度创新。
10.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完善研究生培养体系,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完善研究生招生制度,吸引优质生源,健全针对考生的多元评价体系。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全面修订培养方案,逐步建立基于优质课程的资源分配机制。加强研究生科研训练,完善“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等系列激励计划,鼓励开展原创性研究、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基础研究和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应用研究。强化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推进研究生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加强研究生教育支持体系建设,试行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优化研究生教育布局结构,探索建立独立的专业学位教学及管理体系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业能力及教师教学科研评价体系。
四、不断加强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以一流学科凝聚一流人才,提升科研能力和办学效益。
11.积极探索以学科集群为单位实施学术管理、学术评价和资源分配的新机制,优化学科结构布局、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国际化发展。确保重点,协同合作,扎实做好参加第三轮学科评估的有关工作。以“211工程”三期验收、四期申报及新一轮“985工程”中期检查等为契机,积极发展新增一级学科,依托优势学科,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实现学科与学科群的协同发展,全力打造一流学科。
12.积极推进师资队伍以质量为引领的规模发展、结构优化和整体水平的提升,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对接国家和上海一流人才引进计划,不断完善并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着力引进海外有重大影响的知名专家和学者,大力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落实“以才引才”的具体措施,并探索建立引育一流领军人才的有效机制。进一步落实青年教师成才计划,继续推进青年教师海外培训工作,做好“晨晖青年人才培育计划”。
13.强化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协同创新,以一流的科学研究助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主动对接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积极探索与有关部门、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合作育人的新模式,建立与高水平大学相匹配的科研体系,强化不同学科的合作科研攻关,提升科学研究核心竞争力。召开学校科研工作会议,积极酝酿科研体制机制创新改革方案,完善科研管理和服务保障体系。完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的整体绩效考核制度,提升重要研究机构的科研实力。全面推进新一轮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提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优势,推动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努力产出高质量的重大学术成果。通过强化学术研究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服务、不断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大力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催生高质量的精品力作。加强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做好“冷战与当代世界研究所”重点基地的申报工作。继续实施预研究和后期资助等项目制度,做好“大夏讲坛”等品牌学术活动。
五、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和特色,着力履行好文化传承创新和社会服务功能。
14.积极传承华东师大文脉,广泛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的先进大学文化,加强一流大学文化建设。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强校史研究和校史校情教育,系统整理出版对学校做出重大贡献、为学校带来重大荣誉的学术大师和杰出校友的事迹和成果,弘扬老一辈师大人的办学理念和人文精神。深化与国内外一流大学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对其内在价值追求、办学理念、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等大学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学习借鉴。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开展“银杏杯”文艺汇演、留学生国际文化节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15.发挥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势,主动对接国家文化建设战略、服务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结合学校人文基础学科发展,组织实施学校专项计划,支持重大文化遗产工程,加强对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和出版,继续推进系列重大文化研究工程,力争产生系列重大成果,弘扬中华文化、提升我国学术国际影响力。积极开展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启动实施中华文化的优秀典籍和本校教师的优秀论著的外文翻译、出版支持计划。依托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汉语国际教育基地和孔子学院等,加强国际汉语教育、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和国际汉语教师培训的研究,加快汉语国际推广,建设国际汉语品牌。大力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建立面向外国青年大学生的文化交流机制,不断提升留学生教育的水平,发挥其在文化交流、传播中华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16.对接国家和地方的战略需求,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创新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提升教师教育服务水平。拓展国培项目申报的学科面,重点支持农村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教师培训。提升服务优秀中学校长发展的水平,积极探索多渠道、全方位、高质量促进中西部农村地区中学校长专业发展的培训模式。以国际航运物流研究院建设为抓手,探索国际航运和物流的关键技术,为上海“四个中心”建设提供服务。以长江口亚三角洲项目研究为抓手,为崇明岛乃至上海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服务。积极推进新能源与绿色碳科学交叉研究,为国家能源开发与节能提供服务。继续推进紫竹基础教育园区的建设,推进“乡村教师飞翔计划”,做好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和援疆、援藏工作,提升学校智力服务、资源服务、人才服务等方面服务社会的能力。
六、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回应师生和校友关切,做好若干实事项目。
17.立足实际,多措并举改善广大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制订并逐步实施校园环境建设规划方案,加快推动闵行校区文化中心建设工作,推进校园文化景观建设。推进985“智慧校园”建设,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扩容、优化网络出口,扩大两校区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完善公共数据库,推广网站群平台,启动“易班”项目。围绕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改善教学设备、优化教学条件。启动教职工补充公积金缴存工作,逐步提高广大教职员工的收入待遇。做好华东师范大学闵行紫竹基础教育园区附属学校的招生入学、运行管理等工作,为教职员工子女入学创造良好条件。启动并分批修缮公有住房,与地方政府合作拓展青年教师租房房源。
18.搭建平台,不断提升服务校友的水平。申请成立校友总会,进一步健全组织架构,完善校友信息系统,以网络平台建设加强与广大校友的沟通和联系,让校友及时了解母校的建设和发展动态,激发校友的爱校荣校之情,主动关心校友的发展,为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并加大对杰出校友和先进典型的宣传,扎实推进校友会、基金会工作。
中共华东师范大学委员会
华 东 师 范 大 学
2012年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