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一流新征程 书写卓越新答卷
——在华东师范大学第八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十四届工会
会员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的行政工作报告
钱旭红
(2022年1月7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代表学校向第八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十四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作行政工作报告。报告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2021年学校事业发展情况;第二部分,2022年学校整体工作思路及拟推进的重点工作。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列席代表提意见。
第一部分 2021年学校事业发展情况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之年,也是华东师大建校70周年,是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和“十四五”规划的起步之年。过去一年里,全校师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围绕“育人”“文明”“发展”三大核心使命,瞄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以70周年校庆为契机,全面总结办学经验,科学谋划未来发展,“十四五”规划和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顺利开局起步,办学声誉持续提升,综合实力稳步增强,以优异成绩献礼建党100周年和建校70周年。
一、谋划新局,跑出深化改革“加速度”
学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加快构建办学新格局。
1.“十四五”规划和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开局起步。编制公布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确定十大重点任务和七个专项计划。高质量完成首轮“双一流”建设任务,在教育部组内评价中各项指标均位居第一档,在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学排名首次进入全球前350。顺利完成新一轮“双一流”整体建设方案和学科建设方案的编制报送,完成上海市高峰学科建设阶段性总结与新一轮申报。根据学科发展需要,调整完善学部制度,进一步优化院系设置,组建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成立比较文学系,试运行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
2.实施卓越育人、卓越学术和通识课程“三大纲要”。坚持“育人”“文明”“发展”三大核心使命,立足国家和世界新人才、新科技、新学术策源地的发展愿景,推出《卓越学术纲要》《卓越育人纲要》《通识课程纲要》三大纲要,举办中外合作办学与卓越育人论坛、通识教育与思维训练论坛、“幸福之花”学科交叉发展论坛、卓越学术报告等系列活动,着力营造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努力构建卓越育人与卓越学术融通的新发展格局。
3.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修订党委全委会、常委会、校长办公会会议议事规则,清理校级议事协调机构,制定校级议事协调机构管理办法,提高决策、咨询、落实能力。对机关职能部门机构设置和职能定位进行梳理,初步解决任务交叉、协调不顺等问题。顺利完成若干教学科研单位和机关职能部门换届工作,加强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在机关和院系之间、党务和行政之间的交流轮岗,加强分层分类精准施训及培养,推动干部在不同干事创业平台上锻炼成长、担当作为。以巡视巡察整改为契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截至2021年12月底,已初步完成全部114项教育部巡视整改举措,整改完成率为100%。
二、一体推进,打造卓越育人“生态圈”
潜心立德树人,推出《卓越育人纲要》和《通识课程纲要》,确立卓越育人新规范,深度革新教育教学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坚持“五育并举”,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第二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暨优秀课程观摩活动,获二等奖1项;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学案例征集,入选2项;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荣获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学校课程思政研究中心获批首批“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4门课程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负责人及教学团队入选“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举办首届卓越育人论坛、首届长三角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论坛。牵头成立全国高等师范院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联盟。新增“人类思维与学科史论”课程5门、经典阅读课程13门、模块课程20门;新增美育通识精品课程9门,劳动教育精品课程16门。促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融合,新开发启用第二课堂“学生成长电子档案”,形成基于学校共性、专业特性、学生特点的全育人卓越养成教育方案。入选上海首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示范培育项目;入选全国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荣获全国“最美大学生”,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深入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入选“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上海高校辅导员论坛征文获奖数连续3年位列全市高校第一位,上海高校首届辅导员主题班会,获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上海首批高校辅导员特色工作法入选2项。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荣获2021“上海市教育系统三八红旗集体”“上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优秀组织奖”,指导2位学生荣获“全国百佳心理委员”称号、1位学生荣获“全国百佳心理委员提名奖”。创新智能化个性化资助新模式,牵手京东集团在全国首创“云端爱心屋”,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求职就业提供支持。
2.优化科学选拔机制,持续提升生源质量。积极拓展多渠道开展本科招生宣传工作,创新校园开放日暨招生大直播活动形式,8大直播平台当天累计观看人数10万+。组织制作《圆的故事》招生宣传片,开展线上线下招生宣传咨询活动近800场。依托品质杂志《课堂内外》平台优势,以头条的形式专刊宣传学校,进一步扩大学校在中学生中的影响力。生源质量持续稳中有升,上海生源质量取得新突破,首次超越同济,跃居上海高校第三;河南、新疆、湖南等省市生源质量进步突出。多渠道增加研究生招生计划,强化学科在统筹博士生招生计划、主导博士生招生审核环节中的作用。设置“高层次引进人才研究生招生支持计划”,助力高层次领军人才引留。发挥院系和导师主动性,精准吸引优质生源。2022年硕士生招生报考人数再创新高,超过3.15万人,同比增长12.8%(连续两年增幅超过两位数);硕士生推免录取同比增长10.1%,推免生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生源占比达38.5%。
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卓越育人新范式。以思维能力提升为牵引,形成了“一目标、三阶段、两课堂、四导向”为内核的卓越育人范式,保障学生成长为全面而个性的卓越人才。荣获29项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其中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1人,全国优秀教材28项,获奖总数位列全国高校第四。新增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基地总数达10个,并列全国高校第五。新增1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总数累计38个。2个师范专业完成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获批5项首批教育部新文科教改项目。软件学院入选首批教育部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5个虚拟教研室入选首批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新增47门上海高校一流本科课程,新增29门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紧扣“价值塑造、知识创造、思维提升、能力达成和精神养成”五要素,推动“卓越研究生教育体系”建设。召开研究生教育评价改革、研究生卓越育人、专业学位改革、导师指导能力提升四个专题会,推动专项改革,建立分类多维的研究生科研创新成果评价机制,形成各一级学科/领域研究生卓越育人培养方案,建立“招生—培养—学位”三位一体的卓越研究生教育新模式。通过学位授权自主审核新增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博士、硕士学位点,基础医学博士、硕士学位点,电子信息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自主审核设立了党务管理、创意写作等两个目录外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均已上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获批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博士点和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点。在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等学科竞赛中获得佳绩。
4.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促进更高质量就业。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4金1银3铜,金奖数和总成绩位列全国双一流高校第6,为历史最好成绩。在第十七届“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中获特等奖4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在全国红色专项赛中,获一等奖3项。在第八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再次斩获全国金奖,连续三年夺金。在“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上,再次荣获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优秀论文奖”,并首次获评“最佳组织奖”。学校连续五年荣获上海市A级高校创业指导站,连续四年荣获“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优秀分会”。两家学生创业企业荣获2021年度上海市大学生科创基金“EFG天使基金雏鹰奖”。培育孵化新增3家估值超亿元的学生创业企业,两家学生创业企业分获4000万元和5000万元融资。全力推进2021年毕业生就业,截至8月31日,我校2021届毕业生总体去向落实率为96.43%,位列上海“双一流”建设高校首位。入选教育部100个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成立选调生工作办公室,举办选调生训练营,建立基层公共部门就业服务小组,推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挂职锻炼。2021届选调生就业126人,相较上一年增加超四成,继续实现快速增长。
5.实施“优师计划”,着力培养卓越教师。持续发挥教师教育、教育研究和教育服务特色优势,在坚持为全国各地培养师范生的基础上,面向刚脱贫的832个县招收“优师专项计划”师范生进行精心培养,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持。推广“一平五端”教师教育实训一体化平台,提升服务师生教学技能训练信息化水平。依托教师教育中心,提升师范生教学技能。成立跨学科创新教学分中心,构建师范生跨学科教学设计能力的实训体系。推行微认证机制,研发师范生教学能力微认证体系,提升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水平和内涵。
6.促进跨文化交流,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在疫情防控条件下创新学生培养国际合作模式。打造特色境外交流学习项目,共开设169个本科线上线下境外交流项目,308人次本科生先后参与40所境外合作高校举办的在线交流学习项目。共有100名本科生赴12个国家和地区的25所高校交流学习,整体运行良好。120名研究生获批国家公派留学项目,其中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研究生公派项目录取86人,文理科录取率同比增长15%和20%,位居全国前列。156名研究生赴国(境)外学习;204人次参加境外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其中顶级会议67人次、A级会议51人次;组织36名本科生修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系列课程,44名研究生入选“全球治理”课程,2人参加国际组织实训。加强国际学生管理规范化,制订《国际学生管理工作管理规定》《院系国际学生管理工作指南》等,升级改版国际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力求实现全程无纸化管理,提升工作效能和学生体验。国际学生长短期总人数达5522人,较去年增长45%。语合中心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线上项目招生人数实现新突破,全年项目参与人数近千人。举办“师大记忆展暨国际学生艺术作品展”,编撰寄送《留学丽娃—校庆70周年特刊》,制作国际学生校友传旗合辑视频点击量突破万次,制作“聚五洲文化,铸师大情缘”校庆献礼片,展现我校国际学生工作的历史沿革、发展理念与成果。
三、战略导向,蓄势卓越学术“新动能”
实施《卓越学术纲要》,成功举办第十四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教育主题论坛及“智能教育开放周”,提升学术研究及创新创造的引领力和贡献度。
1.聚焦原始创新,产出一流成果。文科科研持续走强,年度获得经费到账1.91亿元。文科国家级重大项目立项数16项,位居全国第4,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8项,并列全国第7,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立项4项,位居全国第一。全国教科国家级项目获批21项,立项数位居全国第一;上海市哲社项目、上海市教科项目等立项数均为上海高校第一。获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21项,居全国高校第2。获上海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10项,获奖总数、一等奖均位居第一。获上海市第十三届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10项,位居上海市第二。理科科研稳步攀升,年度获得经费到账7.4亿元,较去年增加5.8%;其中新签横向项目合同金额首次突破2个亿,横向经费到账1.8亿元,比去年增加37.4%,服务国家经济主战场的能力明显提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191项,其中重点项目立项10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65项,均创历史新高。“大河三角洲计划”入选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洋十年”行动第一批28个计划之一,是中国内地唯一入选的大科学研究计划。积极组织对接科技创新2030项目重大项目研究,2项获批“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定向项目。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颁省部级科技奖5项,包括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此外,获上海市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申请发明专利412件,授权发明专利241件。
2.聚焦服务需求,打造高端智库。智能教育实验室入选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培育)名单。教育和养老两个领域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是唯一入选两个基地的高校。学校荣获上海市“十四五”规划研究编制工作先进集体。7家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工作室顺利通过评估,良好率100%,全市共10家工作室获优秀等次,我校占4席,进入新一轮建设的工作室数量位居上海高校第一。决策咨询专报被省部级以上采纳200余篇,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33篇。在中国智库综合评价中荣获2项中国智库参考案例奖、1项组织奖。新设“长三角金融科技研究院”和“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两家校管科研平台和易居职业教育研究院、台湾研究院等10家非实体研究机构。面向国家和上海市需求,凝练基础研究前沿科学问题及产学研协同发展重大实践问题,获批2个上海市前沿科学研究基地和1个协同创新中心。
3.聚焦重点领域,交叉集成攻关。协同推进“幸福之花”、共享交叉基金、青年跨学科团队项目产出重要原创研究成果。智能教育项目打造多种智能学习系统,积极探索大规模个性化教育发展新路径;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团队形成多功能古文字智能识别新模式;“音乐画项目”创建中国儿童联觉筛查工具、研发联觉测评工具和基于机器学习的音乐画联觉测评工具;“量子项目”发布《量子思维宣言》;“老子项目”创新性地将时空数据建模、时空分析、交互式地图叙事三者进行融合,搭建老子思想全球传播路径可视化平台;文科国际化研究项目基于“数据+智能+专家”的“数智人”理论方法体系,发布《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化研究前沿报告》。
四、引育并举,构筑人才荟聚“强磁场”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持续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引育优秀人才,积极打造近悦远来的制度体系和生态环境,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1.筑巢引凤揽人才。立足“高精尖缺”导向,领军人才引育精准发力。设置科研支撑、青年预研、精品力作等培育项目,涵盖特聘教授、双百计划、晨晖学者等的“阶梯型”人才梯队继续优化。建立专职科研人员管理体系,专职科研队伍发挥“引擎”支撑。新增入选国家级各类人才计划15人、上海市人才计划(工程)56人。
2.厚植沃土育英才。举办“2021年度青年科学家(学者)在线国际论坛”,吸引优秀青年人才,畅通青年教师发展通道,助力科研团队建设。2021年,共引进和培育“紫江优秀青年学者”19人、“紫江青年学者”52人。3人获全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创历年新高;5人获国家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1人获国家国际交流计划派出项目;25人获得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资助,骨干人才培养“蓄水池”功能进一步凸显。
3.完善机制用人才。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实施办法》,健全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完善师德考核、监督与奖惩机制。完善科学分类的评价标准,修订《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与基本条件》。探索多元多维多通道的评价机制,强化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师德、能力、业绩为导向的综合评价,突出质量与贡献,注重标志性学术成果。拓展管理人员发展通道,重启高等教育管理系列职称评审工作。完善聘期考核和绩效工资管理办法,突出分类评价和质量导向。
五、提质增效,扩大共赢发展“朋友圈”
学校秉持开放办学的理念,积极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提升国内外合作交流品质。
1.持续深化定点帮扶。按照“政策不变、力度不减、平稳过渡”的原则,持续助力帮扶地区拓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年组织专家学者230余人次深入寻甸一线,共计为寻甸培训各类教师1000余人次;投入50万元,在寻甸设立“教育筑梦”奖励基金。遴选17位各学科教授专家受聘为寻甸乡村振兴智库专家,持续办好“华东师大—寻甸振兴大讲堂”,各类干部培训项目覆盖寻甸干部300人次。组织5所附属学校与云南寻甸县全学段帮扶,以线下线上形式开展教研交流。组织云南寻甸县、贵州沿河县中小学4批次40人次教师、管理干部赴附属学校跟岗研修,选派二附中等校的优秀教师共计2批次10人次,前往沿河县开展为期一年的援教工作。持续做好消费帮扶,全年总采购金额达700万元,“海派滇菜”入选教育部“第一届高校消费帮扶优秀典型案例”。投入资金近250万元,重点聚焦乡村教育、乡村产业、乡村文明建设等领域,主动在校内培育一批服务乡村振兴创新试验项目,其中“繁星计划”和“乡村治理创新试验点”入选首批“教育部直属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创新试验培育项目”。召开脱贫攻坚总结表彰会,发布《扶贫路上的三个年轻人——师大扶贫故事》图书、画册和舞台剧,在全校营造脱贫攻坚助力“三全育人”的良好氛围。
2.创新做好对口支援。以学科建设为引领,以队伍建设为抓手,积极整合优势资源,持续做好对口支援新疆师大、西藏民大等6所教育部指定对口支援高校的援助工作,落实部省合建对口合作贵州大学支援工作,积极参与教育部“银龄计划”对口支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和西昌学院建设工作;继续支援支持云南师大、贵阳学院等一批地方高校的改革和发展。探索形成“1+3+1”高校组团式对口支援丽江师专模式,主动辐射滇西北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牵头组织6所高校合作成立民族地区语言文字协同研究中心,努力探索高校间协同研究的新路径和中西部高校对口支援和协同发展的新范式。共派出挂职干部10名,派出“银龄计划”教师3人;接收受援高校18位教师来校攻读博士学位,接收教师干部200人来校挂职或培训;接收学生78人来校学习交流;与新疆师大、云南师大、丽江师专等联合开展跨校混合式教学,推动优质课程资源共享。
3.系统布局国内合作。按照国内合作交流“两弧三重点”的战略布局,持续推进面向上海临港新片区、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双城经济圈、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等国家战略的合作布局。与四川、上海临港签署校地合作协议,推进成都研究院和临港研究院实质落地;与深圳、海南、苏州等地确定校地合作协议内容,进一步谋划和推进深圳研究院、三亚研究院、苏州研究院筹建;加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开发者联盟”,在各个领域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持续拓展国内合作交流覆盖面,与山西、黑龙江等省政府新签订合作协议,与云南省政府续签合作协议,与张江实验室、临港实验室、浦江实验室、中交航道局、航海博物馆、美的集团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
4.加强基础教育辐射。共签署8项校地合作项目,包括华二松江分校和临港组团办学布局,紧密对接国家重点战略。新筹备开学项目9个,从战略布局、地域分布、特色发展等多维度形成华东师大基础教育特色办学矩阵。共同参与大中小一体化思政课展示活动,15位附属学校特级教师受聘担任孟院兼职导师,举办第六届“青史杯”历史剧本大赛,召开“协同创新卓越育人”第三届基础教育校长论坛。举办庆祝紫竹基础教育园区十周年活动,华二学子命名的“华曜号”国内首颗全功能VDES试验卫星成功发射。组织附属学校开展“我为卓越育人建言献策”征文、附校献礼70周年专题片、“点亮附校”亮灯、附校学子参与文艺汇演等活动,共庆师大70周年。
5.持续扩大国际合作交流。开拓与泰国孔敬大学、马来西亚理工大学和印度尼西亚万隆理工学院合作,联合申请的教育部“亚洲校园”第三期项目成功获批;与巴基斯坦科研合作深入推进,张经院士领衔的“脆弱大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和对策”项目获科技部“一带一路”创新人才交流项目支持;与罗马尼亚蒂米什瓦拉西部大学签署合作协议。顺利完成与意大利都灵大学及美国中阿肯色大学合作孔子学院的转隶工作;深入推进我校对口支持的阿联酋汉语教育基地,派遣专家在该国教育部担任汉语教育顾问,主持阿联酋本土汉语课程教材研发;柬埔寨本土中文师范专业建设正式启动,与柬埔寨皇家科学院签署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联合培养协议。承办教育部澳门千名教师精英培训,82位澳门中小学教师来校参训。亚欧商学院、上海国际首席技术官学院、转化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等中外合作项目扎实推进。接收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罗格斯大学等十四所美国高校的1436名中国籍本科生在校内及宝山教学点修读专业学分课程,为因疫情而无法赴美的中国学生解决学业问题,展现师大“大爱”,推动“来华”与“出国”的双向促进与结合。
六、传承文脉,激扬温暖奋进“正能量”
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举办70周年校庆活动,充分浸润弘扬主旋律和正能量,汲取砥砺奋进的强大力量。荣获上海市第二届文明校园称号,成功入选2021-2023年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
1.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砥砺百年初心。紧扣“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目标任务,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迎接建党100周年行动计划,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淬炼思想、汲取力量。《光明日报》整版报道、教育部网站单篇刊发学校党史学习教育进展成效,中央党史学习教育官方网站、党建网、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等多次做专题报道,各级各类社会媒体全年报道300余次,师生随机测评总体好评率达97%以上。
2.举办70周年校庆活动,凝聚发展合力。围绕“求实成就卓越,教育创造未来”主题,举办建校70周年庆祝大会、汇报演出及多场文化艺术展览和文创体育活动,开展“传旗四海”祝福母校活动,覆盖57个国家和地区、86个城市,形式多样、简朴隆重的校庆活动全面回顾学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初心使命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实践探索,并以70周年校庆为契机,推出卓越育人、卓越学术和通识课程三大纲要,明确发展新愿景,开启奋进新征程。温暖奋进的校庆活动有效凝聚了人心、集聚了资源、提供了动力、提升了声誉,赢得了上级有关领导、社会各界朋友、海内外广大校友、全校师生员工的广泛赞誉。
3.赓续师大文脉,传承师大精神。重新修葺校史馆,校史风貌区首度亮相;出版《上海市级专志•华东师范大学志》,全面系统记述华东师大60年建校历程和131年办学史;建成“孟宪承·刘佛年教育成就陈列室”“陈彪如学术成就陈列室”;举办《鸿儒硕学文阵雄帅——华东师大“上海社科大师”风采展》、校史文献校庆特展;建设“丽娃名师库”网络数据平台;组织师生自编自演《孟宪承》《伯群校长》等校史剧,制作学校慈善家群、作家群、科学家群、企业家群等宣传片,完成《上善若水》《薪火相传天地间》《华夏之光》三首校庆主题歌曲制作和《水杉赋》《雪松赋》《荷花赋》,编撰出版《马君武校长与大夏大学》等“丽娃档案”丛书、《华东师范大学地图集》和《传承》系列丛书,多种形式厚植师生爱党爱国荣校强校情怀。
七、用心用情,做好服务师生“贴心人”
践行以师生为中心的理念,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师生的困难事、烦心事,紧盯师生“急难愁盼”,努力把好事实事办到师生心坎上,提高师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基层师生民生关切和发展需求,在全校范围内形成校院两级党委牵头重点项目“10+120”项,党支部工作联系点联系项目254项,推出走心又暖心的民生改善举措。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领域,实施老年大学物理空间“扩容”、多媒体教室升级改造工程,为“后疫情时代”老年教育教学赋能,组建大学生志愿者专业团队帮助老年学员跨越“数字鸿沟”。协调附属学校、幼儿园服务教职工入学(入园)工作,保障广大教职工正常合理的子女入学需求。共计453名教工子女入学(园),帮助解决引进人才子女插班就读18人。
2.推出系列惠民便民工程。持续推进绩效改革,在疫情困难时期确保教职工基本收入稳定。提高教职工体检标准,给教职工提供更全面的健康保障。优化周转房申请入住流程,简化办事手续,完成新进教师入住校内外周转房近420人,积极拓展两校区社会租赁房源约150套。重新修葺普陀、闵行两校区校门,改善校园环境及周边出行安全,完成闵行校区夏雨厅食堂整体修缮工程,将大学生活动中心闲置露台打造成“幸福研习空间”,新建文化艺术中心,启用全新的导向牌、楼宇牌、警示牌、提示牌等,切实提升校园及周边环境整体品质,践行“不言之教”。
3.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推动数据标准化,开发“教师一张表”数据展示模块。升级改造6个系统,彻底解决面向师生主要服务的浏览器障碍问题。建设“随师办”移动端平台,月均访问超过8万人次。创新建设“云萦丽娃”数字孪生校园平台,打造高水平线上校园文化载体。全面启动校园卡系统升级,持续优化校园网接入和视频会议保障,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新增接入44个应用系统,累计接入量达187个,年度访问量超1000万人次。
4.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线。统筹安全和发展,科学精准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国际数学教育大会、校庆70周年系列活动、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研究生考试等重大活动顺利进行。特别是12月8日,根据属地疫情防控筛查要求,我校闵行校区实施闭环管理,涉及近2万名师生。学校沉着应战,立即激活应急指挥体系,迅速组建工作专班,加强校园管理,紧急采购物资,确保后勤保障,调整教学安排,顺利完成了近6万人次的核酸检测任务,校园平稳有序,打赢了疫情防控的“遭遇战”。
下面,我再向大家报告2021年学校财经工作运行情况。2021年,学校克服财政拨款减少、资金压力增大等困难,努力开源节流,实现提质增效,整体经济运行状况平稳良好。2020年度决算总收入为47.48亿元,比上年度减少0.62亿元;2020年度决算总支出为48.46亿元,比上年度增加1.13亿元。2021年学校本年收入预算安排48.48亿元,本年支出预算安排50.78亿元。2021年全年预计实际总收入约47.75亿元,预计实际总支出约50.43亿元。
一是“开源”。主动向上对接、对外拓展,多渠道争取资源。特别是以校庆为契机,争取各方支持,签订捐赠协议金额逾4亿元,年度到账逾2亿元,同比上年度翻一番。成立创新发展基金,规模为5亿元。
二是“节流”。压缩必要性不强的开支,管住管好公共资源。持续深化公用房调配机制改革,继续全面推进公用房成本分担,年度公用房成本分担共计收入1614万元,补贴及奖励1397万元,结余217万元。继续落实相关单位公用房搬迁和办学空间资源整合工作,重点盘整两校区房屋资源,推动各单位办学空间相对集中。
三是“增效”。加强预决算管理和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出台《预决算管理办法》等文件,上线“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实质性推进项目库建设和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持续推进所属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及考核机制完善,共收到所属企业分配利润4043万元。加强和规范房屋出租出借管理,经营性房屋租金全年预计到账近7000万元。学校不动产权证办理取得历史性突破,截至11月,共办出不动产权证46幢房屋,合计产证面积39万余平方米。截至目前,我校不动产权证已办理面积108万余平方米,办理率达86.91%,在上海市和全国高校中都位居前列。
各位代表,同志们:
过去的一年,学校在改革中前行、在奋斗中前行、在压力下前行、在希望中前行。学校各项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体师生员工的忘我付出、努力拼搏,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今天在座的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长期以来一直辛勤工作在第一线的全体教职员工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和最诚挚的敬意!
第二部分 2022年重点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强调,办好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出中国特色。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牢牢抓住人才培养这个关键,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布局,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深化科教融合育人,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一流大学建设的新期待新要求,对表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迫切需求,对照国内外高校百舸争流的竞争态势,我们深刻认识到,学校在追求卓越、奋进一流的路上还有很多思想上的“拦路虎”和行动上的“绊脚石”。这段时间,我们以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为契机,下沉到院系、师生中,倾听大家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在这过程中也了解了不少情况,特别是大家对学校提出的“三大纲要”在认识和落实中还存在一定的偏差。表现在:对“唯卓越方可立足”的理解还不够透彻,时不我待、抢抓机遇的紧迫感不足,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势、攀登更高的目标的勇气和信心不够,追求卓越的内生动力还需要进一步激发;对“三大纲要”的内涵把握还不够到位,落地实施中还一定程度存在着“新瓶装旧酒”等现象,缺乏一抓到底、攻坚克难的决心和韧性;对“卓越治理”的谋划不够系统,跨部门协同、跨学科交叉还存在障碍,校院治理结构还需要进一步理顺,制度执行力还不足,迫切需要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来支撑卓越育人和卓越学术。
2022年,我们将同全国人民一道踏上新征程,意气风发地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党的二十大将在全国人民的热切期盼中隆重召开;2022年也是华东师大“十四五”规划和“双一流”建设全面铺陈、卓越育人和卓越学术纵深推进的一年。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重要论述的研究与实践,心怀“国之大者”,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锚定卓越目标,以卓越党建为引领,以卓越育人为核心,以卓越学术为驱动,以卓越治理为支撑,全力推进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和“三大纲要”落地落实。
一、以卓越党建为引领,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把牢政治方向,增强政治能力,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学校事业改革发展。
1.推动思政工作守正创新。全力做好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学习宣传贯彻,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和成果转化,依托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分中心,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系统性学理化学科化研究阐释。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持续加强选调生工作,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2.推动党建工作扬优势塑品牌。以党建示范校创建为契机,深入推进实施党建创优行动计划,做优做强学科党建、智慧党建、教育筑梦、区域党建等若干党建工作品牌,以高质量党建助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在67个基层党组织结对助力的1.0版本基础上,凝练教育筑梦特色成果,提升学校服务社会的影响力。
3.持续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探索实施国家高端人才培育机制,完善多层次、多渠道的引才育才机制,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健全教师队伍的分类评价体系,不断激发教师内在发展动力;设立激励与约束相统一的动态调控机制,不断发掘师资队伍发展潜能;推动学科交叉团队建设,不断激活队伍原始创新力和应用转化力,培养造就一支高水平、有创新力且有使命担当的一流师资队伍和卓越创新团队。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强化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干部政治能力和专业素养。积极推进干部交流,优化干部成长路径。做实做细管理监督,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强化关心关爱,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4.讲好师大故事。精选报道华东师大科学家团队,策划理工科院长系列专访,讲述科技工作者追求真理、淡泊名利、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故事。改版英法文网站,优化学校海外传播矩阵,制作发布形象片和宣传册,展示师大风貌。联合明星老师和学生博主,整体包装和描绘网络知识传播时代的华东师大画像。围绕迎接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在全校范围开展思想动员和组织准备。总结提炼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的党建成果,为迎接第十四次党代会做好充分准备。
二、以卓越育人为核心,推动教育模式深刻变革
坚持立德树人,全面落实《卓越育人纲要》和《通识课程纲要》,以基础学科拔尖计划2.0基地为试点,探索卓越人才培养特区,确立人才培养新范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加快调整学科专业布局,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实现“招生—培养—就业”联动,切实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
1.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书院制改革,推动院系、书院协同联动,全力做好全育人方案落地实施工作。以10个基础学科拔尖计划2.0基地为基础,筹备建设虚实结合的卓越育人平台,集成开放、流动、竞争的校内特区,统筹全校优质资源加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力度,牵引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变革和整体育人水平提升。加强创新创业指导团队建设,推动科研反哺教学,引导和支持本科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进一步完善通识课程建设标准和准入退出规则,体现“注重思维培养”“跨学科交叉”“具有前沿性和时代性”“授课模式灵活多样”“构建四位一体学习评价体系”等要求,提升通识课程教学效能。推动“五育”融合发展,研制并出台《华东师范大学体美劳教育实施纲要》,着力构建“体验—认知—志趣—创造”的体美劳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大力培育标志性教学成果,做好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培育和申报、“十四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培育和建设工作,做好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持续推进师范类、新工科、新文科等专业认证工作。
2.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优化学位授权自主审核机制,重点支持增设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具备良好基础的学位点。深化招生方式改革,全力推进主动型招生,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大力优化研究生招生学科结构与计划配置,提高服务国家和学校战略的能力。加强研究生卓越课程建设,打造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精品教材“三位一体”的研究生教育教学体系。推进师生联合党建,引领卓越研究生培养。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学籍管理工作,推动精细化管理,深化弹性学制改革。构建总体优良、顶部卓越的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完善导师培训和激励机制。
三、以卓越学术为驱动,推进学科范式转型和组织模式创新
加快战略迭代,推动学科范式转型和组织模式创新,大力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打造标志性思想文化成果,为服务国家建设世界主要科学中心、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作出新贡献。
1.推动跨学科交叉研究,催生重大原创成果。持续实施“幸福之花”先导基金、共享交叉基金、学科交叉融合、青年跨学科团队等校内系列项目,推动产出高质量成果,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应对重大科学问题,推进人工智能、量子科技与人文学科的交叉融合,支持智能教育、人工智能安全、绿色碳科学、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微纳光子学、超限制造与光子芯片、农业4.0、量子信息与物性调控、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空天精密测控、泛第三极研究、海洋生态环境、自由基医学氧化还原平衡研究等前沿交叉学科研究。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优势,牵头组织实施“新时代教育发展引领计划”,对特定教育领域开展系统性改革攻坚进行总体设计。
2.推动科研平台建设,打造学术创新引擎。试点建立学科交叉研究特区,培育交叉研究的国家级平台,推动文理深交叉、大融合。制订和完善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方案。以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智能教育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和基地为代表,培育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等新增长点。激励教育部及各级各类重点研究基地、重点智库发挥学术引领作用,将智库成果产出与课题研究、人才培养、团队建设、学术交流紧密结合,为持续高质量的知识生产提供坚实基础。进一步加强学校非实体研究机构的管理和评估工作。
3.推动产学研融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影响力。开展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推进“大河三角洲”等重要国际大科学计划,与行业龙头企业、地方政府共建平台,开展项目和团队合作,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能力。进一步深化学术评价改革,持续优化创新生态,优化科研管理服务工作,持续推动学术期刊学术水平与国际影响力提升,推进中国学术话语国际化。
四、以卓越治理为支撑,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以财务管理重心下移为切入口,深化治理变革,探索卓越治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深化改革评价机制,充分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为学校各项改革提供制度支撑和资源保障。
1.增强战略规划的执行力。落实“十四五”发展规划和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分解任务和主要指标,加强规划衔接协调,建立健全跟踪评估、资源配置、考核激励等落实机制。在推进“双一流”学科建设中,要“聚焦卓越,分类分层”进行建设和管理,其中教育学、生态学、统计学三个一流学科,要以全球高度、内在逻辑、突破焦点为原则,按学科口径建设,以解决国家社会发展重要问题,成为世界文明进步重要力量;其他地数理化生等基础理科、文史哲外语等基础文科、软件计算机和电子等信息学科,按学科方向口径建设,参照一流学科标准和要求,以全球卓越为追求,建成具有国际声誉的学科领域和方向。
2.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修订学校章程,开展校内规范性文件系统梳理工作,做好规章制度的“立改废”,制定校内规章制度管理办法,推动形成以章程为核心,规范统一、分类科学、层次清晰、运行高效的校内规章制度体系。
3.推进财务管理权限重心下移。加强预决算管理,启动财务管理权限重心下移的试点工作,逐步实施院系作为收支全成本核算中心和管理运行中心的行动方案。统筹考虑院系社会服务、上级拨款和捐赠等收入和各类支出情况,建立各单位的收支和财经管理责任制。改革院系经费拨款模式,除保证院系基本运行的经费外,学校各类资金主要支持以学科建设为主的各类专项。学科建设分层级管理,对于纳入学校“双一流”建设方案、“十四五”发展规划中的重点建设学科和发展领域,及学校根据事业发展认定的重点专项,由学校给予相关资金重点支持;院系自主选择建设的学科或学术发展方向,主要由院系根据实际情况多方筹措资金解决,鼓励院系积极争取社会服务资金,学校根据发展状况给予不同支持。推动个人、院系、学校的共同成本分担机制。鼓励院系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盘活资金存量,并逐步转化为新的发展动力和能力,从而产生更多学科发展和创收的生长点。
4.提升管理服务效能。继续推进机构“三定”工作,一体推进机构、职能、人员的优化配置,激发人员活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建设“支点”数据治理平台,实现各信息系统实时数据的治理优化与开放共享,推进已归集数据的状态分析跟踪、数据质量评估体系建设,建立数据分析模型,逐步形成一批典型应用,探索数据支持学校治理决策的有效机制。推进与普陀区、长宁区的相关土地、房屋置换工作,落实区校合作协议;对学校空间资源进行进一步整合和优化,提升房屋使用效率。加强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和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先进科学仪器创新研制能力。加强校园安全管理,从严从紧科学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确保师生生命健康和校园稳定。
5.构建“两弧三重点”国内合作交流新格局。全面落实“国家战略精准对接工程”,围绕“幸福之花”行动方案,以上海为核心和支点,沿长江经济带“一横”和沿海经济带“一纵”,主动布局华东师大服务国家发展的“两个战略之弧”。进一步统筹学校教育、科技、经济、人文等领域的优势资源,主动布局上海临港新片区、长三角一体化、成渝双城经济圈以及海峡西岸经济区、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等国家战略的校地战略合作,在关键节点城市重点布局合作办学项目和研究基地。重点与一批高水平双一流大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重点与一批高水平有特色师范大学建立优先合作关系,重点做好教育部指定对口支援高校和省部合建高校的合作式对口支援工作,构建华东师大与国内相关重点高校的合作交流生态圈。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们已经踏上了建设一流大学、实现卓越发展的新征程。让我们以无愧于新时代的昂扬姿态,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交上一份奋斗者的时代答卷!
在新年来临之际,祝愿大家新年快乐、幸福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