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召开2021年首次学工例会与2020年度学生工作交流评议会

发布时间:2021-01-17

  1月12日上午,2021年首次学工例会在中山北路校区办公楼小礼堂召开,“大学工”各部门、国际教育中心、港澳台办公室负责人及各院系(学部、书院)分管学生工作负责人出席会议,全校专兼职辅导员等线上参会。校党委副书记杨昌利出席并讲话,会议由学生工作党工委书记、学生工作部部长余佳主持。

华东师大召开2021年首次学工例会

学生工作党工委书记、学生工作部部长余佳主持会议

  “大学工”各部门负责人对2020年度分管工作进行了述职总结。学生工作党工委副书记杨艳红汇报了2020年度学生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辅导员队伍建设、疫情防控、港澳台及国际学生事务等工作,总结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下一步工作思路、2021年具体工作计划进行了展望,并对近期疫情防控相关工作流程与政策进行了解读说明。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李燕以《在学生事务管理中持续提升育人品质》为主题进行了述职总结,汇报了2020年度学生事务管理、学生信息化建设、网络阵地建设等工作。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兼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周赛君汇报了学校大型活动、学生资助工作等内容,对助力“五育并举”工作进行了展望,并根据我校贫困学生和特殊群体学生的基本情况,对未来工作的开展进行了思考。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朱虹系统梳理了我校2020年度开展心理咨询的基本情况、多方联动开展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情况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汇报了2021年工作设想。学生职业发展中心主任刘继亮对2020届毕业生就业进展、2020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举措的大事件进行了回顾,并根据2021届毕业生就业意向率等调研情况,对2021年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了展望,强调未来将综合就业率与就业满意度、就业指导与就业引导等方面内容开展工作。学生工作党工委副书记兼校团委书记俞虹以“2020青春变奏曲”为主题,汇报总结了校团委2020年度在打造网络思政教育新阵地,构建共青团“五育并举”协同育人体系,拓展区域化团建外沿、探索共青团一体化培养,全面落实社团、学生团建改革等方面的工作变革,并对各块面工作进行了反思与展望。

  会上,港澳台办公室主任章平通报了近期港澳台高校交流、学生交换项目与管理工作;国际教育中心副主任金丽君通报了备考期间国际学生学业帮扶工作、近期国际学生来校交流项目与管理工作。

  学生工作党工委书记、学生工作部部长余佳通报了“大学工”2020年部门业务费(包含招待费)、常规专项经费、学生资助经费的使用情况,部署寒假期间学生离校、居家、留校、返校等相关工作,强调持之以恒做好校园疫情防控。

  院系(学部、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还围绕疫情防控等话题展开了交流。

校党委副书记杨昌利作总结讲话

  校党委副书记杨昌利作总结讲话。她首先感谢学生工作同仁一年以来的辛勤工作,这支工作队伍具有强有力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她强调,未来要特别重视几点工作:第一,疫情防控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严肃认真做好防控工作,严格按照各级措施要求落实;第二,要落实好教育部党组对我校巡视反馈的整改任务,主动认领问题,对照检查,立行立改,并建立长效机制;第三,本科生卓越育人工作内涵丰富、措施具体,学生工作者要按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定位,主动、及时跟进学习,将卓越育人理念落实到思想认识和行动举措上,做好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专业教育与养成教育的融合;第四,在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中,要关注国家人才发展战略,提升就业质量,特别关注学生升学情况和赴基层单位、重点单位、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就业情况,尤其是选调生培育工作,积极推荐优秀学生了解国家需求,引导其在国家最需要的岗位上就业;第五,要继续抓好校园安全、财产安全、网络安全等安全工作;第六,要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征兵工作。她指出,未来要继续做好寒假、开学各项工作,学生工作者要加强全方面的学习,辅导员要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对标上级要求和学校发展目标,处理好学习、研究、实践的关系,不断成长进步。

2020年度院系实体单位学生工作交流评议会举行

  下午,2020年度院系实体单位学生工作交流评议会在同一会场举行。校党委副书记杨昌利、学生工作党工委委员、各实体单位分管学生工作负责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学生工作党工委书记、学生工作部部长余佳主持会议。

  会上,大夏书院、地理科学学院、光华书院、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部(经管书院)、孟宪承书院、软件工程学院、设计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等12家单位进行现场交流汇报,分别介绍了本单位2020年度学生常规工作、重点工作和特色工作的开展情况。与会人员根据各单位现场汇报与书面报告,对34家实体单位的年度学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考核测评。


图文、来源|学生工作部 编辑|林易 编审|郭文君